如何振兴汕尾三大稀有剧种,发展汕尾文化事业呢?各方面都提出过改革方案,各有成效。最有成效的,应该是让戏曲进入学校,进入课堂。
近日,在某校学术报告厅开展了《汕尾民间艺术——汕尾三大稀有剧种进课堂研究》之西秦戏进课堂研讨活动,海丰西秦剧团著名青年演员余泽锋老师给同学们讲课。余泽锋老师给同学们介绍西秦戏的知识声情并茂、通俗易懂,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了热情的互动,同学们对传统戏曲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真倾听、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汕尾三大稀有剧种(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力传承和发展。学校应该成为重要阵地,在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该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做贡献,真正做到:建设依靠教育,教育为建设服务。比如,某校为了传承和发展我们的艺术瑰宝,其音乐组走进剧团,下乡采风,挖掘整理古老的文化遗产,不断丰富校本研究资料;并充分利用该音乐组资源分班级开展课堂实验活动,通过实践研究成功申报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汕尾民间艺术——汕尾三大稀有剧种进课堂研究》,该课题已通过中期验收,已取得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让西秦戏走进课堂,可以说,这是振兴我市地方戏曲的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