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人,兴苦、亡苦,都是一个苦字。
一人打工养全家,上有老下有小,在家种地,地少粮贱,能值几个钱。种十亩地卖粮都不到五千元,家庭五口人,父母老婆我和孩,人均一千,死路一条。出门打工,月入二,三千很普遍,因农民种地出身,无文化无技术,只能城市扫打大街盖大楼到小工。在工厂打工每天十二小时挣上个三四千。孩子念书,老人吃药,每年挣上三四万,只勉强维持当年花销,如果年龄超45岁打工都没人要。以前楼便宜时工资低,现在工资三四千了,楼房县城五六千了。打三十年工县城也买不起楼。农村无学校有娃的都在县城租房三四千为了孩子念书。
我是汕尾的农民,我最了解农村,在农村能在汕尾地区各县城买得起房的不到五十分之一。养鸡养猪的基本赔光没人干了。每人一亩地,每年除去成本也就挣一千块左右。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两口子省吃俭用干上七八年,再向亲戚朋友介点,盖上几间房!紧接着儿子要结婚了,掰指一算,还得十几万,没办法,还得省。还得介。好不容易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双方的老人又到了生病花钱的时候。虽然有医疗,但报销比例小,医生会给开很多自费药。这就是现实的农村。
所以,身为农民,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