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5874|回复: 1

[陆丰] 向幸福出发——陆丰教育“创均”工作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4 12: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小学的信息技术新装备都配齐了,我们的校园现在可漂亮了……”“我们努力做到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更有文化色彩,更为美观,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它们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这下好了,创均工作各项指标完全达标了!”

日前,“创均”达标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迅速在陆丰各中小学发酵:义务教育所有学校在办学基本标准评估中都达到9项或9项以上达标的标准,其中11项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有114所,没有3项指标不达标的学校。近年来,陆丰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均衡资源配置,义务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推进:众志成城,大办教育

“创均,就是创造公平的教育,认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促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和创新型的人才。”陆丰教育局有关领导说,“强教育就是强经济,重教育就是重民生。”

陆丰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十分薄弱,而且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治安和毒品形势十分严峻。这种形势下,陆丰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和最基础的民生工程来抓。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教育发展问题制度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规划和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意见,研究部署全市教育均衡发展与改革的重大事项,积极统筹协调人事、经费和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为学校建设一路开绿灯,对凡涉及教育的规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同时,为积极筹措资金,党政大力宣传、积极号召,举全市之力大办教育,得到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2012年以来,全市获社会力量捐资2.5亿元,为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更大活力。2012年,该市义务教育阶段仅有规范化学校19所,现在陆丰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有362所(包含133个教学点),并实现了各校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上的均衡配置,推动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极大地推进全市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

投入: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陆丰教育原有基础薄弱,存在生均建筑面积不足,功能场室欠缺,教学仪器设备落后、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几乎为零等诸多短板。近几年来,该市以全面改薄和均衡化建设为抓手,在财政支出上大力向教育事业发展倾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力促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发展后劲。2012年以来,为集中资源,补齐短板,该市投入教育基础建设资金10.5亿元。其中新建校舍面积11万平方米,投入1.7亿元,维修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投入2.3亿元,解决了生均建筑面积不足导致“大班额”问题及功能场室不足的短板;新扩建运动场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投入9408万元,维修改造运动场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投入9813万元,解决了体育用地不足的短板;新建围墙校门投入2200万元,解决了学校土地争议问题及校园安全短板;新装配多媒体电教平台3861套,投入7000多万元,补齐了现代化装备不足短板;投入资金3.7亿元,按高标准新配置计算机室376间、电脑23259台,理化生、地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室、小学科学实验室和少先队室等各种功能室7671间,新购置图书340万册,建设生物园、地理园37个,补齐了教育仪器设备落后短板。通过近年来“大手笔”投入,基本上补齐了教育短板,有力促进办学条件的全面提升。

教育仪器设备的落后和现代信息化技术装备的欠缺也是陆丰教育的一大短板,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把这一“短板”变成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跳板”,该市确立了“后发赶超,创新发展”的思路,决定高起点、高标准配套全市教育装备,努力把“创均创强”工程打造成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打地基”工程。2013年,该市投入7000多万元,采用全国比较先进的“点阵式互动电子白板”的配置方案,大力推进“多媒体电教平台进教室”工程,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实现信息化教学。2015年,该市投入1.07亿元,在全市各学校配置云平台电脑项目,为教育实现移动办公、移动教学以及下一步建设教育资源云服务提供便利,大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步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跨越:可喜变化,旧貌新颜

近年来,陆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三大变化”。

一是校园环境大变化。该市在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把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现在很多社区和乡村中,学校已经成为最漂亮的“公园”。二是教育质量大变化。该市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和诊断问题提供科学的数据,进一步提高教研教改针对性;通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片区督学督导工作,狠抓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通过建立市教研室、片区教研组、学校教研员三级教研网络,加强教研网络日常交流和教研活动,增加教研氛围,提高教研效果;通过积极实施“百校扶百校”工程,实行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实现师资的均衡配置等措施,使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三是办学体制大变化。2012年以来,该市积极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和免试免费入学原则,保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都能以家庭实际住址为依据,按时就近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通过实施布局调整,积极打造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把优质学校办到百姓的家门口,极大地减少“择校热”的问题。

在采访中,陆丰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强调,“陆丰在创均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城乡校际间不平衡、农村学校师资稳定性不强等成为困扰当前陆丰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未来几年,陆丰将坚持向农村学校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力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实力、教育质量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让乡村的孩子们共沐教育均衡的幸福阳光。”(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蔡赞生 黄泰鸿 林利武)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300多名陆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参加无偿献血
[汕尾资讯] 超20万亩陆丰早稻开镰
[汕尾资讯] 陆丰开展夏日防溺水宣传活动
[汕尾资讯] 陆丰妇联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普法活动
[汕尾资讯] 强县促镇带村 全域蝶变焕新 陆丰“百千万工程
[汕尾资讯] 陆丰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发表于 2016-8-14 14: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