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25296|回复: 0

[汕尾] 深圳画院艺术家赴汕尾、河源写生创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0 09: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天白云,碧海银沙,客家建筑,田间老树……优美的自然风景与充满人文气息的古老建筑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日前,深圳画院组织28位签约艺术家赴汕尾、河源两地现场写生、创作,并与当地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加深了深圳与两地艺术家之间的了解。
采风第一站抵达的是汕尾。汕尾是广东粤东海边的一座小城,有着悠久的潮汕文化历史,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景独具一格。艺术家们首先来到汕尾的海边小岛——龟龄岛。岛上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基础设施建设。面朝大海,画家们灵感迸飞,纷纷用画笔描述小岛海天一色的风姿。
随后,艺术家们来到了汕尾的闻名遐迩的红海湾。画家们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争分夺秒,支好画架,调好水墨,颜料,头顶着刮过来的一阵阵猛烈海风,记录下让人心动的那一刻。
在汕尾,深圳的艺术家们还与汕尾画院的艺术家进行了交流,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向汕尾的艺术家们介绍了深圳画院的情况。
告别汕尾的碧海蓝天,采风团又来到了河源。深圳是河源的对口帮扶城市,深圳画院曾多次组织画家来到河源采风,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示河源的自然人文景观,在社会各界大获好评。此次艺术家们来到了康禾镇仙坑村。该村位于东源县县城东约60公里处,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村中最为知名的是,客家原建筑风貌保存完好,代表性古建筑主要有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八角楼和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四角楼。
面对充满历史斑驳痕迹的古建筑,画家们显得非常兴奋,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创作方式展示这座古村的风貌。从水墨到水彩,从国画到油画,从素描到工笔,他们聚精会神,以画笔描述着包裹着人间离合、世事兴衰的古老建筑。
采风的最后一站是河源的苏家围。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色相拥,环境优美,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苏家围还是苏东坡后裔聚居地,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到秀美的乡村风光,还能亲身体会苏氏家族和客家人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
画家邹明多次参加深圳画院的采风活动,他深受感触地说,“深圳画院组织画家下基层去采风,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深圳画院为画家们创造条件亲近自然,亲近基层,亲近艺术本身。艺术家需要师法自然,从写生中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汕尾3所学校被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汕尾资讯] 汕尾市扶贫办到陆河新田检查精准扶贫工作
[汕尾资讯] 汕尾:发展民政事业 推进殡葬改革
[城事报料] 【聚焦315】看看那些触目惊心的光伏质量安全
[汕尾资讯] 关爱他们!汕尾全市学龄留守儿童4万多人
[汕尾资讯] 春季气温多变 汕尾少儿要留意“倒春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