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硕炫 于 2017-3-12 17:31 编辑
敬重生命,别让悲剧再次发生
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是为别人活着的,为父母、孩子、亲人、朋友……人在这个社会上应该活得精彩,活得潇洒,这样才不会辜负家人、朋友的期望。现在的社会为个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均等的机会,只要具备了一定思想、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能力,就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年轻人应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奋发有为,以平常心面对困难,绝不能再让悲剧发生! 今年2月27日早上,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某高校一栋教学楼发生了一起汕尾籍大三男生跳楼身亡的悲剧,令人们为此轻生者感到伤心。然而时隔不到一个月,3月11日凌晨,海丰县地王广场的四楼上也发生了一起年轻男子坠楼身亡的悲剧,真的太令人揪心了!怎么现在的年轻人对生命如此轻视呢?这种极端行为的发生需要我们进行哪些方面的思考?这些应该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孩子家人、朋友们需要深入思考的社会问题了。 从行为学来看,年轻人的轻生行为有一定的原因:一是心理病态。人的性格内向,不愿与朋友、家人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压力大,积累时间长了,就容易爆发不良行为,甚至是极端行为。二是精神状况。由于年轻人涉世未深,经常受到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或者在工作、学习、爱情等方面受到挫折,精神受到刺激,产生了焦虑症或者抑郁症,这样没有及时治疗,患者容易产生轻生的思想,是危险的根源之一。三是毒品祸害。吸毒人员容易产生幻觉,这些人也是容易做出一些正常人不敢想像的事情来,例如自杀等。四是失业青年。由于找不到工作,缺乏经济来源,再加上经常沉迷于上网玩电子游戏,精神不振,受到挫折就受不了。 据国内有关媒体披露:近几年我国每年自杀人数总计为10多万人,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学生自杀的情况以中学生最为严重。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岁至30岁的青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自杀,自杀现象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每当出现一起自杀悲剧,都会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的反思。但可惜的是,这种报道总是时不时跳进眼帘。学业压力、家庭变故、同辈关系、遭遇不测、生活琐事……这些都是在个案出现后,正如专家学者所指出的原因那样。但对于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还缺乏数据分析资料。 笔者认为:年轻人的轻生行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家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应对挫折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年轻人的轻生行为,是极为自私的行为。自己“扑通”一声就结束了宝贵的生命,而把痛苦留给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难道这不是自私行为么?年轻人的轻生行为,是极力逃避困难的懦夫行为。现在的社会这么好,自己有什么本领可以施展出来,为什么不思进取呢?“天涯何处无芳草”,此处没有爱,他处自有爱,为情而亡谁可怜呢?…… 年轻人的轻生行为,是不可取的,家庭应该采取措施加强防控,政府有关部门要对这种自私、不孝的极端行为进行批判,教育年轻人应该敬重生命,崇恩报本,热爱生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各种困难,用实际行动不让悲剧发生!
炫硕写于3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