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陇炒银事件最近成为汕尾人热议的话题,几个年青小伙子出道不久,凭什么在梅陇镇制造一件惊天大案?今天有空与大家聊聊,希望大家热情参与讨论。
事件回放:以叶从熙为首的6名犯罪嫌疑人,在梅陇以低于市场价的优势吸纳大量民间和企业资金炒银,最后卷款1.65亿元(民间数据称不低于5亿)潜逃,后被海丰县公安局悬赏通缉,据悉事件出现转机,部分犯罪嫌疑人投罪自首……事件搜索
叶从熙,梅陇某单位普通职员,27岁年纪进入社会不久,按常理论哪里来的通天本事能干几乎毁了整个梅陇的首饰加工经济,创伤了梅陇的特色产业的惊天大案?但他是海丰领导高层叶某的侄子,有了这个后台叶从熙经商自然而然得到大家的信任,做任何事情自然如鱼得水。这个“后台”也就成了叶从熙犯罪的开端。这案件不是三两天造成的,而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布局甚至可以说是公开谋划的,那么为什么这样赤裸裸的案件还是会发生?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希望引起关注。
一、叶从熙有的红旗公司有组织结构,有办公地点、有业务交易、有客户群、有极大影响力却无注册,为什么梅陇工商部门不知情?不登记备案?税务部门为什么任由他们走税漏税,放任不管由其发展壮大?即使这两个部门有千万个理由也难逃其责。
二、据报导说:去年梅陇部分企业主曾向海丰县公安局联名举报叶从熙的犯罪行为,经侦大队侦查后对外公布的结果是:查不到违法违纪的地方,结果不了了之。即是说他们的经营方式和手段是合法的?在这么明显的犯罪案件前,公安没有主动出击,反而将案件不了了之导致案件恶化,公安局个别部门是不是也有责任?
三、影响这么大,参与人数这么多,据说连小孩老人都知道梅陇有个红旗公司在炒银,不要跟我说梅陇镇政府你完全不知情,从领导到职工近百号人为什么对此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监管缺失还是领导的不作为思想?还是有更深的贪污腐败关系存在?
“梅陇炒银事件”细分析,案件并非偶然。它真切的验证了汕尾地区官商勾结,靠后台出道混社会,当地有关部门完全不作为,黑色坠落的社会风气。这篇文章虽然刺痛了个别单位和个别领导的神经,但是这篇文章告诉汕尾,要发展就要从整顿政法党纪开始。如果此案件最终还是没有领导被问责没有部门被差评,汕尾的腐败永远存在,汕尾的不作为思想与官僚主义思想永远存在,汕尾人民要发展要和谐和要幸福,从何谈起?郑雁雄书记即使有通天本领也救不了汕尾人民的水深火热。但愿闹剧不再发生,但愿梅陇走出事件阴霾振兴经济走向灿烂的明天。
笑看世态 劣文 2012。3。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