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广州,这些几乎所有汕尾人都去过甚至又有很多汕尾人想方设法成为广州深圳人的地方,平时都热闹非凡,毕竟是大城市,必然这样。广深地区在中国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出城的可能会增多,因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务工、经商的人,都会陆续返回自己的家乡,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乡下”去过节。所以,传统节日必定是“乡下”热闹起来了。
很巧的是,汕尾在平时不见什么热闹,毕竟小地方、低档城市、穷困地区,所以没有什么像样的文艺演出以及其他活动,外来人员少,本土人员大多外出打工和经商,留在汕尾的人自然就少了。靠这样一戳人发展经济和增加市面热闹程度?有点太虚伪了。由此,平时如果没有外出的人回家的话,整个汕尾地面静悄悄地,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不上不下,宛如夹在洞中间的青蛙一样,憋的很慌。好了,终于等来了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外出人员陆续回来过节,就算没有外出人员回家过节,那些为了过节而奔波拜神以及为拜神做准备采购相关祭品的人活动起来了,把死气沉沉的市面强拉硬扯地热闹起来了。有了长长的车流、有了拥堵的圩集,有了过节的气氛。这跟从广深乡下过节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一样的,在汕尾巧就巧在这里了,巧在一个城市无论是平时还是过节,都跟别人的乡下一样。作为一个城市或许应该意淫为“荣幸”了。
不信大家可以用一年的时间睁开眼睛看看汕尾的现状是不是与我所说的一样?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还有其他一些地方性节日,就会引来很多人,带动地区街道的热闹,热闹了一两天就重新恢复以往的样子,所以汕尾的热闹只是别人乡下的热闹,这并不是好事!
最起码我能看出如下几个大问题:一、汕尾的城市魅力严重不足,甚至有排斥或者被人厌恶的现状;二、外来人员严重缺乏,没有外来人员,本地人才缺乏又弥补不了岗位空缺,所以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动力,地区人气缺乏,市面冷清!三、汕尾大量本土人才外流以及成长为人才后的人不回流,汕尾人热衷外出打工、经商,所以人口大量外流,导致汕尾地区人口缺乏,市面自然冷清了,毕竟留守的人数量有限,消费能力有限。还有,很多人热衷于自己的城市成为农村,巴不得这个成市成为他家的后花园,永远别发展更好,他们外出归来可以像回到农村一样睡的舒服吃的欢喜。所以,常驻人口多寡就是经济实体大小的重要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