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护家国 于 2017-11-6 10:49 编辑
汕尾骑楼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构造共有三段,下段为走廊列柱,沿街挑出;中段为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立面基本无装饰;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汕尾骑楼体现了南方传统民居的特色,同时又包含了西方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气势恢宏的珠三角骑楼
曾经是汕尾港的商业发祥地。骑楼文化历经百年,如今仅三马路的骑楼仍有部分存在,而被拆重建的“骑楼”不伦不类,骑楼走廊亦不再是逛街购物时遮风挡雨的人行道,正逐渐被商户“蚕食”,机动车辆在狭窄的道路乱停乱放,很多商贩不守规矩占道经营……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二马路、三马路的整体风貌。
气势恢宏的珠三角骑楼
骑楼功能特色无存。市民不能从骑楼过道上通行,只能绕行马路。而骑楼外摩托车和三轮车甚至是小轿车也在其中穿行,市民走路都需格外小心。车辆占道停放、临时卸货,原本狭窄的道路进一步压缩了路人步行空间。骑楼有些已被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俗气明显”的普通民居,失去了原来的建筑特色。现在骑楼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坏:下段走廊列柱看不到原貌;楼层窗户也见改变,有现代元素的、也有传统元素的。
气势恢宏的珠三角骑楼
所以整顿汕骑楼很有必要,恢复汕尾的骑楼文化更是迫不及待。这是汕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