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5年内逐步在全球食品供应中停用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的计划。消息一出,即引来大家对反式脂肪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反式脂肪呢?它的危害又是什么呢?要怎么避开反式脂肪呢?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去探讨一下。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它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还会减少可预防心脏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反式脂肪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到5倍,反式脂肪还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此外,反式脂肪还会诱发肿瘤、哮喘、II型糖尿病、过敏等病症。反式脂肪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成长中的青少年也有不良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反式脂肪究竟躲在哪里呢?
1、天然食品中。天然反式脂肪主要来自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脂肪组织和相关乳制品中,但不用因此而不吃牛羊制品,不喝牛羊奶。因为天然反式脂肪的含量非常低,普通饮食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加工食品中。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人造反式脂肪,其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精炼的植物油、长时间的高油温烹饪。经过部分氢化的植物油,常温下是半固体,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因此被大量用于加工食品中。如油炸食品、起酥面包、薯条薯片、方便面、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
如何避开反式脂肪?
避开反式脂肪,首先在购买食品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哪些食品中含有人造反式脂肪。人造反式脂肪有一系列“别名”,如氢化植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脂末、奶精等。进口食品配方中如有“Shortening”字样,也是反式脂肪的象征。所以大家在选购食品时要学会看食品成份表,看到这些词,可以绕开不选,或者选择反式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 其次,控制植物油的使用量。调查显示,中国人吃进去的反式脂肪接近50%来自植物油。大家在烹调食物时,注意控制植物油的使用量。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该避免油温过高,油温应该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 咖啡伴侣是反式脂肪的“重灾区”,配料中的奶精就是以氢化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的物质。建议喝咖啡时别加咖啡伴侣,用牛奶或炼乳代替最好。高血脂人群还可选用脱脂牛奶和淡炼乳。市场上常见的“二合一”或“三合一”速溶咖啡一般是咖啡和咖啡伴侣的结合,含不少反式脂肪,所以不推荐购买。
沙拉酱、花生酱等酱料也是反式脂肪的大户,加工制作时往往加入氢化植物油,令酱料浓稠香滑。大家在制作沙拉时,可以用酸奶代替沙拉酱,也可以用橄榄油加醋来配沙拉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