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是一句颠扑不灭的真理。但对于写作者,即使是作家、文学家来说,却不是真理。比如国医大师邓铁涛,靠的不是他的著作发财,也不是他的手术刀发财,而是依靠市场经济化的“邓氏凉茶”发大财,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石祥写了《十五的月亮》,才得稿费15元,而歌手唱《十五的月亮》,一夜就有15万收入。文学艺术倒挂严重啊。所以,我倒认为培根这句话要改一下:“技术就是力量”!歌手唱《十五的月亮》依靠的就是技术。
现在有人也提“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这也是一句狭隘的口号,应该改为“技术经济时代”才符合现实生存实际。写作者,多数人是拥有丰富知识,却欠缺技术,尤其是民间自由撰稿人,只靠文章出卖,生存处境越来越艰难,即使那些有单位的文人,处境也不是那么“舒心畅想”:那么一点收入,物价上涨使他们收入缩水一点,被培训机构培训一下,要走一些培训费,拥有文史哲知识却被掌握一点电脑技术者夺走一些服务费,拥有知识却被书商、书店掏走一些购书费,然后被一些技术部门,如电呀、水呀、煤气呀,拿走了好些钱,还有什么冰箱、电视、电信、电器部门要了毫不知情的费用,被装饰工人、搬运工人套走一些费用,更被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狠敲一大笔购房费。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文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知识就是力量,对文人来说,的确不是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