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7-14 17:00 编辑
捷 胜 风 情 录
何秀荣 / 编著
第一章 概 述 捷胜是个历史悠久、山川秀丽、语言风俗独特和文化积淀较为深厚的古镇,也是粤东的海防重镇,素有“黄金海岸”之称。
它地处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南部,即东经115?22′30″——115?26′45″、北纬22?45′00″——22?42′30″,东、北、南与汕尾、东涌、红海湾(田墘、遮浪)接壤,南临太平洋海域,距汕尾市中心16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区域,年平均气温21.9℃,年降雨量1700毫米。春夏季多为西南、东南风,冬季为北至东北风,夏秋季受台风影响较明显。全镇总面积约50.8平方公里,占全市的8.5%。海岸线全长12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4个社区、34个自然村。人口5.6万人,均为汉族,多集居于城圩与近郊,姓氏约110个。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约2.5万人。镇政府设后山头。
捷胜枕山面海,山水奇秀;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冬暖夏凉,四季常青。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山多巨石重叠,海为优良渔场。西北部有蜿蜒盘错的白云山、鸡啼岭、霞仔山等山脉。南部距陆地五公里的海域,有龟龄岛、菜屿、捞投屿、青屿、鹰屿、牛皮洲、三角洲、赤腊等岛屿,明石暗礁盘踞,是鲍鱼、海胆、龙虾、膏蟹、角螺、蚌蚝、石斑及紫菜、果菜等海珍生物的盛产之地。外面那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海域,是厦门、汕头至香港、广州及东南亚航线的必经之地。
沿海沙滩自东而西又有石狗湖、双石湖、沙坑湖及东坑湖相距并列,是出水与容水所在,也是天然养殖的场所。陆地中部,九伯岭(原称“九败岭”)山脉分隔为东西两处农区,旱地具多,水田多分布于东、西洼地,全镇共有耕地11858亩,其中旱田6975亩,水田4883亩,耕地多为砂质土和壤质土,只有少量的淤泥土壤。适耕性较强,属四季常绿产区,盛产着稻谷、蕃薯、花生、西瓜、冬瓜、荷兰豆、薯菇、荔枝、香蕉、杨桃、番茄等粮食及经济作物。
全区有九伯岭、东坑、前进三宗蓄水量三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和锡坑等三宗小型水库。总蓄水量达800多万立方米;沿海修筑了防潮堤,营造了防风林带,出海口还建有水闸。镇(区)办企业主要有建筑、渔农具、造船、制盐、塑料、贝雕等工厂。原贝雕工艺厂的产品,曾连续十多年参加广交会的展销,埔尾建筑队更为出名。区内还设有卫生院、影剧院、电影院等。商业网点遍布全镇。可以说,捷胜平原板块的耕作环境、沿海地区的渔捞养殖环境及商业经营环境是非常独特的,它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愧是祖国南疆的胜地。
地处省尾国角的捷胜,人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名闻遐迩。它有距今六千年至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沙坑北、沙坑南、东坑南、牛肚南、沙角尾等遗址;还有唐宋元时期的海底城寨、大石牯古村落及茅埔墟镇等遗址。城西东坑村有建于南宋末期的白石庵;城内有建于明代初年的古庙、观音堂、古城角和具有建城标志的城隍庙、五土四社稷;城西和城南有建于明崇祯年间的云山寺、云海寺;石厝村山岗有明末清初爱国志士廖天佐和刘锷隐居的天然石室“黎明洞”,其摩崖石刻诗文是汕尾市重要文物古迹之一;牛肚西南的海滩有建于明末为抵御敌寇而牺牲的“七老将”祠;南海岸东西两处还有建于清代的烟墩遗址;西门近郊有建于清光绪年间仿西式建筑造型的天主教堂,该教堂是当时海丰县中心教堂之一;北郊的狗地埔还有纪念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志士而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些文物古迹是汕尾市有名的旅游胜迹。
捷胜,历史沿革脉络清楚。它原名捷琅埔,地处要荒。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便有先民在捷胜的沙坑、东坑、牛肚和沙角尾一带渔耕狩猎、聚居生息。他们胼手胝足,开辟草莱,创造着捷胜的远古文化。历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期为南蛮之地,是百越族的一部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海丰始被纳入中国版图,捷胜亦隶属南海郡博罗县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开凿杨桃岭(今称羊蹄岭)官道,其后分诸郡置海丰县(一说置县始于东晋咸和六年,备考),仍隶南海郡(杜氏《通典》、宋乐史《太平广记》、《海丰县志》),捷胜乃属南海郡海丰县统辖。经魏晋、隋唐,捷胜仍属海丰县地。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一说“熙宁元年”),王安石推行“募兵制”新法:“民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家为都保。”因而海丰全县改“里”为“都保”,分设兴贤、石塘、金锡、杨安、坊廓、石帆、吉康、龙溪八都,捷胜则隶属海丰县金锡都。
迨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十五日,捷胜始置千户城所,隶属惠州府海丰县碣石卫金锡都。清朝沿用明朝旧制,捷胜仍隶惠州府海丰县碣石卫金锡都。
其时,捷胜所统辖区域较广,除了现在的格塘、马鞍山、军船头、茔头、大塘、沙角尾、牛肚、沙坑、东坑、双湖、石厝、南门岗、大淋、石头、南门外、城内、新建乡、大水沟、乌土、李厝乡、程厝乡、猫空、屈笼、内坑、格坑、大布、埔尾、芴仔、公顶坑、龙头乡、大流、水阁、联星、金德乡等34个自然村之外,还曾辖有花树、大华、苦厝乡、后沃、沙海、鲎山罗、鲎山魏、卡吴、船尾地、马巷、牌仔、龙溪、石龟、郭厝寮、猪母寮、黄竹坑、空内、辽口、青龙头、町前等乡村。随着历史政坛的变化,捷胜为区为镇,或合或分,旋而复始。
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废除清朝旧制,建立民国。民国二年(1913年),划捷胜、寮口、东洲坑、田墘、湖内及遮浪六乡镇设立捷胜区公所,驻地捷胜城内,为海丰县第八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大革命取得胜利,在捷胜衙门和北门街红楼分别建立中共海丰县第七区委员会和海丰县第七区苏维埃政府。
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大革命失败后,仍为民国海丰县第七区。捷胜原已分设的东、西、南、北四镇,后并设为东南和西北两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七区公所改为第四区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农历二月廿七日,日本侵略汕尾,捷胜处于沦陷状态。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六月,捷胜并入汕尾第四区署(署址设汕尾);同年农历十月初九日夜,日军撤离汕尾,恢复第四区署(署址设捷胜)。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东南镇和西北镇合并为捷胜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日本侵略者第二次登陆汕尾和海城,捷胜设立伪村公所。同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恢复镇公所建置,隶属汕尾第四区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日,捷胜解放,建立镇人民政府,划归海丰第七区所辖(所址设田墘)。
1952年9月,捷胜分设第八区公所,驻地捷胜,下辖捷胜镇(指城内)、新联、新安、西郊、石岗、沙塘、大流、东沙、洪流、民安、安华等11个乡镇。1953年,第八区改名为捷胜区,下辖捷胜、沙塘、大流、石岗、西郊、安华等6个乡镇,至1956年下辖乡镇除安华划归流安乡外,其余五个乡镇合并为捷胜和大流两大乡。1957年合并为捷胜乡。
1958年9月,撤区组建人民公社,设管理委员会,下辖东村、南村、西村、北村、居民、联和、联明、联星、大流、埔尾、前进、东坑、沙坑、牛肚、沙角尾、五爱、石岗、渔民等18个大队,共224个生产队。
1968年,公社、大队管委会改名为革命委员会。1984年3月又改建为区公所,下辖大流、埔尾、前进、东坑、沙坑、沙角尾、五爱、石岗等8个乡政府及捷胜人民政府。1987年4月撤区公所建立镇建制,捷胜仍属海丰县地。
1988年3月7日,汕尾设立地级市,划沿海的汕尾、红草、马宫、东涌、田墘、捷胜、遮浪七镇为城区,捷胜从海丰县析出,改属汕尾市城区统辖。自古以来,捷胜均属政权要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从以上历史变迁情况看,捷胜这个古镇的沧桑史,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辟荒聚落”、“建置发展”和“农运解放”三个时期。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划分方法,比如用时代、朝代或年号顺序来划分亦无不可。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是想扼要地将各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概括出来,使读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印象。下面,就来谈谈各个时期的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