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初中学生,不少人既不学习,也不好动,喜欢趴在桌子上,醉眼朦胧。家长管不得,教师苦口婆心也不听。如果你想当头一棒,哪怕是大声批评一下,恐怕他们就泪涟满面,一副病夫的嘴脸。
虽然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学生回家后,不少家长工作忙碌,疏于管教,学生夜以继日玩起手机。比如国庆假期,七天七夜,有的学生眼睛玩得近视了,脑袋玩得衰弱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一个少年人,眼袋凸出,黑眼圈严重,脸色苍白,四肢乏力。回来上课,端坐无力,脊椎脆弱易碎,支撑不起躯干与头颅,只好趴在桌子上,昏沉沉睡着了。
参加家长会,学校领导讲话,反复强调要养成习惯 。什么是习惯呢?《辞海》解释有二:,一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如《司马法.天子之义》:习惯成则民体俗矣。二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学习习惯需不需要养成呢?答案是肯定,人人都要有终身学习意识。
作为学生,究竟在校期间要学什么?养成什么习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肯定不只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是要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点远比习惯重要。学生只有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锻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要教会孩子结合自身实际特点,迅速掌握一种对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更为重要,如动手能力:做家务、洗衣服、搞卫生等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只有坚持长期的煅练,反复的练习,最终固化下来的一种习惯。
今天在部队的新兵生活处理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既有我们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培养的原因,更有社会风气的原因。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之性。学校过分的重视知识的填灌,忽视了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社会只注重孩子掌握多少琴棋书画等特长,忽视了生存能力的培养煅练。
长期这种被动式教育,最终培养犹如眼高手低、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遇到问题不会变通处理,关键时刻无从应对的宠物。如果没有主人的保护就无法生存,离开主人的照顾就得挨饿受冻。宠物,不会在丛林法则中自养自救。我们是不是在培养新一代东亚病夫呢?
有个单位订制了一批宣传用雨伞,50把一包,两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居然搬不动,也抬不动,还不如一个已经52岁的半百老人,只见他一只手一包轻轻地提到车上。一个已经55岁的同事对一个还不到30岁的同事说:扳手臂你虽然年轻,但扳不过我的。年轻人居然嘿嘿笑:扳不过你!输你!
难道新一代东亚病夫已经在我们身边了吗?难怪军训的器械体操和体能标准一降再降,军训的学生体能一届不如一届。同事们高兴现在的学生不野了,虽然不学习,但在课堂安安静静,不捣乱。我说:这是因为学生体格全面退化的缘故,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