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读研的时候,遇到汕尾籍的同学很少,比如在中大,读本科的汕尾籍学生很少。三年前,整个汕尾地区只有不到10人,而潮汕地区竟然有600多人,读研后,汕尾籍的老乡就更少,研究生毕业后,我也不读博士了。很多像我这样的人,都不喜欢读博士。我以为有如下原因:
1.政策影响 首先从大的政策上来讲,每年招收的硕士生数量远远多于博士生。以2016年为例,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6.71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人数就高达58.98万,而博士生招生的人数则仅为7.73万。 因此,没有招生名额是导致博士生比硕士生人数少的重要原因;此外,现在很多名校的博士招生一改往日的考试招生,而是采用的申请考核制,具有申请资格的注定只能是那些出身名校的学生,而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来说,根本不具有申请资格。
2.毕业忧虑 相信大家都知道博士延期的情况了吧?其实这在博士圈真的算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了,要知道,一名博士要想顺利拿到毕业证真的太难了,你不仅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要达标,而且毕业的时候还要接受学校和老师的双重严格考核。 另外,大家都知道今年出现的翟某临的“知网事件”了吧,这真的是震惊且轰动整个学术圈的事件了,别说博士了,就连今年的本科、硕士毕业都受到了牵连,据报道,今年教育部会拿出800万专项资金专门抽查毕业论文,因此,很多学校也考虑到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声誉,自然提高了毕业的门槛,博士毕业的难度只增不减!
3.经济婚姻 俗话说:三十而立。很多硕士毕业之后都已经二十七八的年龄了,二战或者工作后考研的学生,年龄可能会更大,他们不想也不舍得再跟家里要钱了,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同学,他们只想早点工作自力更生,同时挣了钱也能缓解家里的经济状况。 而且年龄大了,自然会涉及到成家的问题,近几年随着人们追求高学历,到了适婚年龄结婚的人也少了,往常每年春节回家被催婚的大多是那些白领上班一族了,现在也越来越波及到研究生们了。因此,迫于经济和家庭的双重因素,很多人选择先毕业工作,以后再考虑读博。 4.就业规划 很多人都羡慕博士学历很高,将来挣的钱肯定比学历低的人高。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选择读博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你将来的职业将以搞学术、做科研为生,这就导致了你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机会并不多,因此很多博士毕业后,只能继续留在研究所或者高校实验室继续科研。 而对于那些硕士毕业直接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选择有很多,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无论是进企业还是进政府事业单位,他们都恰逢其时,年龄正好。 有人会说,博士毕业后可以选择进高校当老师啊,老师可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职业,工作轻松,假期还多!在这里我就要给有这种思想的人泼一泼冷水了,暂且不说高校老师工作轻不轻松,现在的形势是博士毕业也没那么容易当老师了,很多学校在招聘老师时,不光要求博士学历了,还要求有一定的海外留学经历或者名校毕业,所以,那些一般的博士要想当老师,也最多只能去一般的学校了。
5.生活状态 很多人只羡慕博士头顶的高学历光环,不在圈内的人却鲜有人知道他们的生活状态。我硕士期间实验任务就很重,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做实验处理数据,因此,周围很多同学硕士读完就受够了无聊的科研生活,早早选择毕业工作了。 再看看博士们,与硕士相比,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科研压力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句毫不夸张的话,我之前有个博士师姐天天泡在办公室,早出晚归,很多新出现且已经流行一段时间的app就不知道,可见,很多博士的科研生活是很枯燥的,而且空闲时间也很少,接触的人也少,这也直接衍生了没有时间考虑个人感情问题的情况出现。
因此,除非是那些特别热衷于搞科研和学术而且能忍受孤独寂寞的人才会继续选择读博,而一些硕士经历了三年的科研生活之后,明白了自己不喜欢科研和学术,自然也就不愿意选择继续读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