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承平日久、生活水平提高过快,传统的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正在远离着我们,现在吃苦耐劳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学生,好逸恶劳的人越来越多,勤奋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有个真实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两年前的夏天,有个大叔心血来潮,决定开始跑步锻炼身体。为督促自己长期坚持,他煞有介事地加入了本地跑团,也专门买了团服和跑鞋,开启了跑步模式。
起初,他坚持一段时间,但每天早起的痛苦都让他无比纠结。有时候能忍痛早起,有时候不想起床便宽慰自己:平时挺辛苦的,多睡会儿也无妨。后来在一次跑步时不小心拉伤了肌肉,他便以此为借口,退出了跑团。
前些日子,他偶遇原先一起参加跑团的一位大姐。她问他:“你现在还跑吗?我如今能轻轻松松跑5公里呢!”原先的印象里,她总是一副没精打彩的样子,如今却脸色红润,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前不久他还遇到一位老同事,听她说起在最近参加的一次马拉松比赛中成绩又有了新突破,很是钦佩。这位大叔想当然地以为,像她这样跑马拉松的,一定是跑了很多年了。仔细了解才知道,她竟然也是跟他差不多同时加入跑团的。
凭借着自律和坚持,他的两位跑友跑出了健康,收获了自信。而他则因懈怠和懒惰,一无所获。结论是:你对自己可以一次次放松,但生活不会对你始终宽容。
都知道自律是成功者的通行证,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并不多。许多人都是大张旗鼓地开始之后,黯然草率地收场。等受到外界的刺激,又会感到愧疚自责。自律,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对抗自己的惰性。吃不了自律的苦,最终还是会吃平庸的苦。
成功者成功的因素不一而足,但强大的自控力,吃得苦中苦,无疑是他们共同的特点。那些严格自律的人,那些刻苦自励的人,过得都不会太差。
想变好却一直摆脱不了平庸的我们,估计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办了健身年卡,一开始兴致勃勃天天去打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有各种理由推脱缺席;定好了读书计划,眼睛和心思总是不能抵挡满天飞的各种八卦新闻;付费的网络课,总是还没来得及听讲,就到了最后期限……
散漫放纵的结果,让我们得到了一时的舒适,但这份舒适却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眼下对自己“狠”一点,是为了将来能站得高一点。若始终消极散漫,就只能徒羡他人的成绩。
要么承受自律的苦,要么承受一事无成的苦,眼下暂时的不适和将来的后悔,你总得选一样。那些对自我有要求的人,才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