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有几个55岁的女老同事,到了退休年龄,都不约而同向单位申请迟缓退休。她们延迟退休的原因,不是工作负担,而是退休后,她们都是高级教师,退休工资比在职工资要减少4000元左右。因为这个缘故,就利用国家延缓退休政策的“红利”,申请延缓退休。那么,延迟退休政策好不好呢?
首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根本就把关注点找错了,如果真的延迟退休,不是你们要干到65岁的问题,而是50岁以后很可能失业,还很长时间领不到退休金的问题。现在新兴行业的年轻人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35岁就已经是一道坎,很多人都要经历中年危机的考验,而传统行业中,其实也在加快新陈代谢,用年轻人替换老员工,从而降低成本,因为现在技术进步太快了,科技已经取代了经验,那种老师傅已经越来越不被需要了,所以50-60岁还有工作的,基本都是公务员或者国企事业单位。在私企中,这么大岁数竞争压力就大了,除非你是领导岗位,否则很难想象一个50多岁的基层员工。但是毕竟基层员工是大多数,领导是极少数。很多人可能都要被迫离开,去不断降低自己的工作要求,甚至从白领到蓝领,从技术工人,到体力工人。原本还有盼头,男的60退休,女的50多就退休,然后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但如果退休年龄延长,就让他们可能会面临失业还无法领取退休金的困局。
其次,良好的预期,必然会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上,一个人知道明天的钱在哪,就敢于在今天去消费,相反如果不知道明天还是否能够有收入,那么必然是储蓄的。而这种边打牌边改规则的做法,很不好。会让人缺少安全感,因为养老金不足,就要延迟退休到65岁,那大家都会想,现在才2019年,再过10年到2030年老头老太太更多,养老金的压力更大,那是不是又要改规则到70岁退休?那么为了避免上面那样自己老了找不到工作,还不能领取养老金的悲剧,就要多多储蓄。这样的不信任必然影响当下的消费潜力。我们的近邻日本就有惨痛的教训,老年人存钱,带动着年轻人都开始存钱,整个社会不买车,不买房,不结婚,不交友,都陷入了低欲望社会之中。所有的西方经济学中刺激经济的手段,全部失灵。主要就是这种极差的未来预期导致的。当所有人都在防范风险的时候,风险也就真的来了。
第三,从人道主义来讲,咱们的平均寿命,男人是不到75岁,女人是77岁,在全世界的排名并不高,即便是60岁退休,其实留给你的美好时光也就只有10年左右,一旦过了70岁,整个身体机能就会大幅度下降。生活质量也会降低,所以留给每个老年人,到处走走看看,享受生活的日子其实并不多。如果再将退休年龄延后到65岁,必然会大幅降低人生的精彩程度。
第四,也不利于生育率,现在年轻人哪有功夫带孩子,都在996的奔命,生下来孩子全都甩给退休的父母,而父母带孩子的黄金时期就是60-70岁之间,过了70岁,父母也是有心无力。如果将老年人退休年龄延后,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经济上,他们都没有能力在给年轻人带孩子。所以必然进一步降低生育率。这对于未来的经济红利释放将造成巨大的隐患。
所以,大家认为延迟退休好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