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7363|回复: 1

[议政] 在家吃到世界三种粮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0 16:47:0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对无法返校呆在家里的孩子说:前天吃的粥,是来自加拿大的“野米”煮的,昨天吃的粥,也是来自加拿大去皮的燕麦煮的,今天吃的粥,是来自土耳其的“金小麦”煮的。在读研究生的孩子说:那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不够吃了吗?如果不够吃,那是很危险的。

是啊,每次回去农村,总是看到那些即将荒芜的土地,在一天天荒废。因为劳力限制,村庄里的耕种方式,这些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水田当旱地种。插秧割稻,没有几个劳力是难以完成的,请人帮助犁水田,或者插秧,一天要120到150元的人工费,还不大容易请到合适的人,于是逐步都改为种玉米,全村的水田,插秧的面积不到十分之一。

问及吃饭的问题,都说种一季水稻后,可以管吃两年甚至三年,不足的时候,就到镇上买点来吃。显然,人口的减少,吃饭问题已经更容易解决了。

二是旱地的种植方式,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田地退化,土质板结,种上的庄稼更容易发生自然死亡之类的疾病,产量大减。

老人们都自我解嘲:这哪里是种地啊。他们也深知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但没有劳力,又有什么办法呢?

三是种上茶叶或者油茶。采取简单的方法种旱地,也已经力不从心,就采取一种更省力的方法,种上茶叶或油茶,表示这田地还有主人,不可变为大家的牛马场。

至于茶叶今后的市场需求,甚至是否能够把茶叶采出来,都没有来得及考虑,与其说是种植经济作物,不如说是因为种不了,又不愿意被他人占用,采取的一种暂时占田的办法。

四是田地周围的树木开始吞噬农田。因为人口越来越少,加上现在饲养猪的方式就是吃饲料,不需要柴火,甚至烧饭也都用上了沼气,而建筑用材也基本停止,因为盖房子的高潮已经过去。

于是田地周围的树木肆意生长,农田往往成为一个个的林中小洞,结果是庄稼的光照不足,林中各种大小动物开始与人争夺粮食,小则松鼠、鸟雀慢慢的侵占,大则有野猪成片的蹂躏。

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不会种地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自然的胜利而告终。

当然,人退林进,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更严重的是,我们14亿人吃的粮食哪里来呢?中国人的饭碗如果不掌握在我们手里,一旦天下有变,后果无法想象。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对自然的掠夺,本质上是对生命本身的背叛
[三唯论点] 闻“汛”而动,筑牢安全防线
[三唯论点] 建议汕尾人多来阅读《菜根谭》这本书
[三唯论点] 千年省级历史名城海城将会旧貌换新颜
[三唯论点] 小城生活其实满幸福的
[三唯论点] 汕尾的学生与家长,也许是时候不要太在乎分数

发表于 2020-2-12 12: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粮食安全问题值得全社会的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