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7210|回复: 2

[议政] 宅在家里,学会沉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3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时总是忙,匆匆的脚步总是没有稍微停顿下来,运作的身心总是旋转不休。现在,因为新冠肺炎的“恩赐”,宅在家里好多天了。终于有沉思的机会。最大的沉思是老子的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为什么杂家吃穷,专家吃香呢?杂家知道的东西很多,但都是泛泛的通识,专家在某个领域很精很尖,当平台适合他的时候,他就脱颖而出。

静气.png

在这里以学习武术为例吧。
中医1.png

许多人存在会的拳越多越好,于是,学会了第一套就要学习第二套,学会了第二套就要学第三套。学完了少林拳就要学六合拳。不仅如此,有的人学完了杨式太极拳就要学陈式太极拳,学完了陈式太极拳还要学吴式太极拳。总之会的越多越好。持这种思想的人还不是少数,甚至一些成名的武术家也自觉不自觉地渲染这种思想。

武术2.png

如某太极拳名家出版的书中说:自幼习武,某某年跟某大师学习过什么拳,某某年跟某大师学习过什么拳,又跟某大师学习过什么拳。加起来先后学习过五六种拳。其实,拳在精而不在多。郭云深先生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誉,陈发科先生只练陈式太极拳,尚云祥先生只练形意拳,并且注重打刚拳,到晚年曾讲:如果能再活二十年,我还是打刚拳,刘风春先生只会八卦掌中的定式掌就成为一代大师,大成拳干脆什么套路都不要一样成为高手。像以上这样的大师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枚举了。

武术1.png

有打斗经验的人都知道,打斗有多种因素决定,其中良好的条件反射至关重要。而良好的条件反射是同一种动作千万次练习形成的。如果今天练习这个,明天练习那个,正确的条件反射很难养成。即使是同一种拳也有许多动作,这些动作有些不是用于技击的。看擂台赛就能得出五花八门的套路没有几个动作能在打斗中生效。

武术.png

梅惠志说:民间没有高手。他并不是否定民间武术或民间武术师,而是根据多年的比较得出来的。他说:许多民间武师与散打队员较量,往往是一个回合就败北了,他们不是体力不足就是手忙脚乱,连基本的保护动作都没有。

武术3.png

赵道新先生也讲:在台下,五花八门的拳令人眼花缭乱,到了台上都是拳打脚踢加抱摔,在生死存亡面前,谁也顾不上哪些表现自己拳种的花架子动作。特警的训练更能说明问题,特警不会练这种拳加那种拳,许多练习几十年传统拳的人有多少能战胜特警队员的哪。

武术6.png

另一方面,人的主要精力是工作,是创造财富,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练习武术是业余爱好,是强身健体,不是通过打拳养家糊口。因此,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练拳。在有限的时间里能练好一种拳就难得可贵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武术是一家”,意思是说:各门各派的武术虽然形式不同,其理相通。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内容是得不到武术真髓的。

病毒25.png

这次在新冠肺炎面前,为什么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出现了,很多人就把心放下来,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在抗病毒、研究病毒方面的专家,既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有几十年不懈的钻研的专业能力。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知足常乐,见好就收
[三唯论点] 汕尾市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三唯论点] 期待彭湃纪念医院奋力而上,努力建设成为汕尾
[三唯论点] 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三唯论点] 办文化产业园区需要慎重选址
[三唯论点] 做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全力守住汕尾“零确

发表于 2020-2-13 1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不会思考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发表于 2020-2-13 15:15: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说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