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但我们在现实中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过多让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所强化;教育的动力变成了升学的压力,“分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业生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成为了这个社会的焦点。由于重学历、轻能力的思想,使教育偏离了良性的轨道。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回归到人文性,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就不成其为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完整而身心全面而协调的发展的人,使之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 夸美纽斯作为西方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曾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人文教育是在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在知识体系上完成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的统一,这是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是一种历史的积淀长期而形成的文化传统,只能通过引导、影响去激发、塑造。人文教育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它能确保个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用它的光辉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人文精神。因此,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