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所以,在当前,作为千里马的教师,社会这个伯乐如何引导教师不断发展呢?
就我当教师这些年的了解,以及在各平台上写文章得到的反馈,当前,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普遍弥漫着一股“哀莫大于心死”的消极情绪。
很多人对职业成长失去了希望,对教书育人失去了兴趣,乃至对职业本身也缺少了必要的敬畏。这与教师职业成长体系僵化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也有一些不甘平凡的人,如胡红梅校长等,想要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然而,仅靠努力工作是没有用的,说得绝对一点,当前中小学教育界,仅以潜心教学教研而成长为名师、荣誉加身的人,几乎没有。多多少少,得走点捷径,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只不过,有的人做得隐秘,有的人吃相太难看。有的被曝光出来,有的还潜藏在冰山之下。
说到底,胡红梅校长也不过是环境催生出来的产物。没有胡红梅,也有胡丁香、胡荷花等等各种“花草树木”。教师职称制度和评价体系不改,倒了“胡红梅”,还有后来人!我们哪有这么多偶然的机会,把他们全扒拉出来晒在阳光下?
我们应该做的是,是努力拓展拓宽教师的职业成长路径。仿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为中小学教师建立层级丰富的职称体系,让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看得到进步的希望,从而产生不竭的前进动力。
以师德与实绩为评定教师职称的唯二标准,职称评定中过程中,剔除一切华不实的论文证书的分值,科学设计评审制度,努力消除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管理人员专业化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校长和管理人员,原则上不走教师职称通道。把教师职称体系独立出来,简化和净化职称评价标准,才能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用心读书,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