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那么如何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海丰将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建设高能级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优化提升海丰生态科技城、梅陇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园、可塘珠宝产业集聚园、公平产业园“一城三园”配套建设,推动生态科技城创建省级高新区、“三园”建成标准化示范化现代化产业园区;利用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毗邻接壤的地利优势,以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为起步区,按照科技型、生态型、智慧型的园区功能定位,立足引进形成重量级高端主导产业,规划建设占地约26平方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打造与特别合作区产业链互补共生、协同发展的高能级平台;抢抓粤港资源互通、协作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海丰青年创客城、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规划建设,打造吸纳粤港澳青年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按照市委关于谋划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的要求,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园区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建设,分行业设定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环保、能耗等准入标准,全面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促进园区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二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加紧研究、出台推进珠宝、金银首饰、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建立产业帮扶补偿基金,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扶持传统产业实施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装备换代,从生产制造拓展到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领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好走实传统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新路子。特别要强化对“小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有序引导进园入区,实现集中治污、集聚发展;积极引导、推广“网上直播”、“短视频产品促销”、微商城等“云销售”模式,推动传统特色产品打响品牌、畅销市场。
三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按照市委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持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今年要努力完成“个转企”1000家、“小升规”70家,加快华耀城、红色旅游公寓建设,实现华耀城商业广场年底前开业,着重扶持推动星际动漫、娜菲实业等有基础、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尽快上市,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四是建立“店小二”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围绕市委关于打造汕尾企业服务品牌的部署,建立健全“店小二”服务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办公、现场解难,围绕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具体化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交而有度”、亲清办事,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经营性成本,降低和精简中介服务等涉企收费,减轻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平等竞争、相互促进中共享新时代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