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山 于 2020-5-10 16:00 编辑
悟,是我心里明白了。学习就是这样,必须学得明白。“学在于悟”。学习是基础,领悟是升华。古人说,学必悟,悟而生慧。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则是智慧。“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
什么是“悟”?“悟”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是学习、思考、实践的统一,是对事物敏锐地感知、不懈地探索、深刻地洞见,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茅塞顿开。
著名学者王国维讲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悟”就相当于第三种境界,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学习的最好效果就是“悟”,领悟蕴藏在书背后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人生真谛,从而激发灵感、启迪心智、提升境界。怎么去“悟”?
一要精读。读书要广,更要精,从书中悟观点、悟思想、悟人生、悟警示。
二要慢读。不求一目十行,不满足于阅读数量,要慢读、细品、深悟,掌握要领、把握精髓。
三要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读的时候作作批注,读完之后写写体会,把稍纵即逝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存入读书笔记本、手机记事本,积少成多、积薄为厚。我的最大体会就是要读写结合,读是一种知识的酝酿和存储,写是读的记忆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