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汕尾农村存在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鼠目寸光的各顾各设计;划整为零小岗模式;纸上谈兵式的砖家统计误导;一盘散沙式的乡村组织结构。
现在,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价格的低迷,农民种地的成本不断上升,好多农民不得不放弃土地进城。
其一: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部分重污染等等原因,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现在汕尾又处于工业化推进的大好时期,需要大量的土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在大开发的同时,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土地,特别是耕地。开发区是不是可以考虑建在废弃的旧房子上,而不是建设在良田上?
其二:农村劳动力减少加剧,年轻力壮的都外出城市谋生了,再说也不会种地了。会种地的农民进入严重老龄化,即将面临地无人种的地步了。要想发展好农业,应该取消一家一户耕作模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场,让农民都进农场,象城市职工一样,每月有工资可拿。这样才能有利于机戒化和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来增加农业的收入。中国农业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化,因小农经济无法实现而長期裹足不前!
其三:由于农村散户养殖业严重萎缩,农家肥和有机肥都看不到了,代之就是各种化肥大规模应用等,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农药普遍应用,青蛙、蛇、蟾蜍等有益生物几乎绝迹,农业害虫年年泛滥,抗药性越来越强。 其四:塘、坝、沟等水利设施及机耕路被毁、被占,涝难排,旱谁灌,靠天吃饭,流转承包户随意种点粮套补贴,农民买粮吃。遇到风调雨顺的时候,就有收成,遇到天旱冰雹砸,也只能望灾兴叹。年老无力,远地荒了,无肥力的地也搁荒。优质农业种源逐步掌握在外国资本手里。国产种源培育越来越少,质量良莠不齐。 这样,农村的地、人、物料、种都处于不断下滑状态,这是汕尾农业发展的最大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