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7697|回复: 1

[论汕尾] 汕尾建筑工人,下来还有工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6 14: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5-26 14:59 编辑

汕尾的建筑工人,日工资比较高的,每天350元——600元不等。不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这些年得益于汕尾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汕尾建筑工人算是用“苦力”赚得“盆满钵满”,不少人移居城里,买地建房、或者购房的,的确不少。但是,汕尾建筑工人好日子不长了。

建筑.png

因为以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基建”成为两会关注的热点。未来5-10年间,伴随各地积极推动扩大“新基建”有效投资,相关新型应用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深化,有更多传统生产制造流程将被颠覆或重塑,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也将进一步提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建筑企业的开工和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零接触、智能化生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
建筑1.png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了7.16%的近十年最高点。自2010年以来,该比例始终保持在6.6%以上,目前已维持连续三年增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2019年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22.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5%。但建筑业大而不优, “老大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传统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当前用工缺口越来越大,此外作业环境“危繁脏重”、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风险高,传统粗放式、手工生产方式下生产效率低等。


建筑3.png


当前我国建筑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问题依然严重,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拓展数字技术、智能手段赋能建筑业转型升级变得迫在眉睫。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已成为新一轮经济社会生产要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将持续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基建风口下,数字化、智能化与建筑施工现场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助推我国建筑产业实现现代化。


科技6.png


近几年,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金属制品、电气、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助力相关行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在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建筑业,也涌现了一批先行“试水”者,如今在工地上亦可看到部分机器人产品投入试用。

科技1.png

机器人执行建筑施工任务有着先天优势,如:地砖铺贴机器人通过机械臂,能够精准地实现抓取地砖和放置地砖,保证地砖平整度达0.5mm、地砖间缝隙为2mm,同时减少地砖的空鼓率。该产品的应用可大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地砖铺贴的效率。

建筑4.png

又如,外墙喷涂机器人代替了传统施工中的高空作业,安全性大大提升,且工效比传统人工提高了4至6倍;楼层清洁机器人能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楼层石头、碎块及灰尘,自动清空料盒等,清洁覆盖率达90%,施工效率比人工提高1倍多等。


建筑2.png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技术含量不高的我市建筑工人,何去何从呢?也许只有学习,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寻找新的出路。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在奔袭的轨迹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三唯论点] 困在责任漩涡里的教书人
[三唯论点] 悦纳自我:打开社交与成长的密钥
[三唯论点] 方寸阳台间的风景与成见
[三唯论点] 书香满汕尾,阅读润心田
[三唯论点] 汕尾乡村振兴必须走物质精神同振,绘就乡村新

发表于 2020-5-27 15: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要与时俱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