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03|回复: 0

[品清湖 书画] 【品清湖第二期】我写我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德4.jpg
余德,男,1988年出生,字辅之,斋号一清堂,别署叠石居。城区东涌人,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毕业,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共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参展:
广东省第五届南雅书法篆刻展;
广东省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年“聘园艺轩杯”;
汕尾市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公路杯”优秀奖;
汕尾市“创文”书法攝影大赛书法类一等奖;
2015深圳市新人新作展;
20152016年深圳市书法篆刻年度展;
创意与传承——2016深圳书坛临帖作品展。


我写我心


  庚寅之春至今学书已有七载,从业余的爱好变成今天的职业,或许冥冥中注定要走这条路。自小时看村里人书写挥春便觉得书法的神奇之处,浓黑的墨汁与一管毛发竟能写出千变万化的线条来,顿时让我有了好奇之心,便自制毛笔在街巷中沾水而书,初试不久时才发现它并不是那么的容易驾驭,便一了了之。或许是这股劲潜伏在着骨子里的原因,上了大学后便报名进了学校社团的书法协会,由此才慢慢的接触书法,从曹全开始学习控笔,曹全碑上那隽秀的字体让我激动不已。是何人能把字写得如此秀美而不缺变化,可之后不久便转学鲁公的勤礼碑,因为他的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宽绰、厚重、挺拔的气息吸引着我。或许是这不安份的心在作怪,长短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便结束了楷书的练习,开始了元章之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各家诸体皆有涉及浑浑噩噩的到大学毕业却发现无一专攻之处,叹时不可返,今日想起不变初心即可。
  深圳是个卧虎藏龙之地,这寸土寸金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中却生存着很多慢节奏的人们。此中有不乏高水平的大腕也有如我般的无名小辈,在此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一片天。古人言:室雅何须大,我于工作之余就在这十平米不到的房间里过着我要的生活,一书、一墨、一笔即可,每天与古人对话,何不乐哉!毕业后,转眼从家乡来深圳已有将近四年的时光。这个四年,在深圳各美术馆看过不少展览,意识到术有专攻这词。这个四年,也是我着眼二王书风及宋人书风的四年。重新认识到元章的沉着痛快,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妙。认识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人之书皆以意为上,得意者多不拘乎常法。而晋人之书,在法度的包围下带有萧散之态,笔笔皆有内在的韵趣,由此,不得不对晋人产生敬仰之意。
  对于书法,我是一懒散之人。常有人问及,每日练习时间几何?想来,我似乎从没有为自己定这么些任务,比如每日练几个小时、临多少字。懒人自有懒道理,原因在学书期间的前三年,并无确定习书的目标,大多贪新厌旧,今日想起,实在觉得羞愧。书谱云:不傍窥尺犊,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平时练习必须认真地观察字帖,字法,让古人的东西吸收为自己所用。在掌握了基本的书写技能、积累了基本的书法知识之后,不需要再以量的多少去衡量一个人学习书法的用功程度。观察、思考与转化能力的锻炼才是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方面。
  我可能与大多数师友不同,向来创作并无特定准备,甚至都无刻意用心。某日试笔,试纸似有得心应手之时,便即兴写来。如尚能基本反映自己当时的学书状态,既是“无意乃佳”,当然也是有备而来,平时如何学,创作时便如何用,自然而然,又何需特意为某个展览准备?心无挂碍,笔下才能轻松自如地体现作者日常积累的笔墨功夫与审美意趣,我想这样的作品对于作者本人来说都是成功的。
  对于书法艺术学习之路,王僧虔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法书的理解与要求。学书无论从技术还是形质方面上大致就是“找规律”和“用规律”的过程。从简单的画圆同理,面对经典碑帖,唯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思考才能敏锐捕捉到前贤留下的“蛛丝马迹”方能在临习时学到几分神与质。对于我们,碑不应该是冰冷的;帖,也不应该是静止的。“想见古人挥运之时”,便是我们临习时最需要的能力,或说是一种努力的方向,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之句于此也是极好的诠释。毕竟书法是与语言和文字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书法艺术与常见的文学以及语言艺术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文学艺术的主要艺术内涵表达载体在于文字以及语义,书法则是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外观视觉形式。古人在日常书写中都会有意的安排字法与章法等问题,而今我们面对的大都是展览,追求的都是以视觉效果为主。那么就该从本意特点角度入手,书法的语言基本要素可以从以下几点角度分析:
  笔法也就是用笔的基本原则,如卫铄笔阵图所说:“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书法中的笔法主要关注的在于对毛笔的实际控制,从而通过适度的控制来协调毛笔的运动,从而书写出个人想要的线条以及字体形式,笔法的核心在于中锋的用笔技巧,喜欢书法的人通常都会知道,在书法行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随时保持笔锋与纸张之间保持垂直,在整体线条结构的中间位置保持笔尖稳定。因为书法作品与画作一样,只有最终静态成品展示,无法直接通过作品了解书写时的方式和技巧,但是,从书法作品的点画形式以及呈现效果分析还是可以看出写作时的毛笔运动方向和实际动作。从而对点画内部的毛笔行动特征上找到书写表达方式。所以,在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观赏者有足够的书法观赏想象力。笔法是在整体书法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书写者对笔法的运行深入理解,同时对笔法使用铭记于心。
  字法也就是书法写作的结字方法,从书法的字法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历经千年的古汉字结字构型法则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哲学辩证思维,同时也是古代儒家和道家阴阳统一,日月平衡的哲学思想。逸少言:“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钧,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今古”。字法应是因势而变,从而在疏密之间的变化而运用。中国古代书法创作一直是字体结构与字体形态的形式下的深入挖掘,对人文万物的自然联系以及思维意向之间的分析都体现了文字书法的模拟意向。书法字法讲究的是书法结构的形态美,属于一个整体的文字内涵表达,但是形式上又属于单一局部的形态展现,大部分的书法作品都是由多字组合而成,只有少部分存在单字书法,作为一个组合性的书法作品,其欣赏必然需要每个字体之间的联系和组合,需要从总体宏观角度对不同单一字体的组合后的作品和谐感以及整体书写风格进行分析,正是以为不同字体之间存在的影响和互为补充主体,导致了书法作品欣赏需要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进行总结,找到整体之中的美感与特殊韵味。
  至于章法所谓满腹者,其首尾须得空灵且有呼应之感,用墨宜枯润相间,相意而发,一应自然。令人望之顿生苍涩之悲悯,萧散之情思,《祭侄稿》、《寒食帖》有此诗绪。欲使人动容必先动情于已。此处须情采贯入,以心唱和,导之于渐进,直至中腹处。所谓虚心实腹,虚心即格之雅逸空灵,而实腹则具体而微,其间无所不包——“大小”、“虚实”、“长短”、“刚柔”、“粗细”、“疏密”、“阴阳”,等等不一而足,极尽丰富之能事。若其众美具此处便愈耐品。此区间便是集矛盾之大总和,如何处置得当,将诸矛盾化解和谐,众问题解决妥帖,便成佳构。孙过庭言:“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从对书法作品产生影响的视觉因素角度分析,个体字的大小以及整体字体墨色浓淡,以及单字通过何种形式排列组合,构建起整篇作品,在章法细节因素中,单个字体的大小以及墨色浓淡是书法创作作品欣赏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影响和判断因素。
  书法作品的所有内容以及精神内涵表现力都是通过书法点画线条来展现的,因为书法线条本身具备的艺术抽象性,所以书法的作品构成也就无法进一步确认,但是需要书法作品通过点画线条来进一步展现出书法作品的美感以及深层特质。由此,就对书法的点画以及整体书法作品线条构成造成了影响,提出了更多的创作性要求。通常,通过书法的点画以及线条就可以展示出整幅书法作品的力量感、书写过程中控制的节奏感以及书写的立体感。
  力量感、节奏感以及立体感是书法线条所展示出的重要形式美感之一,主要针对的是书写者内心精神力量的表达。在书法线条的力量感表达过程中需要重视开始、中间以及结尾的各个环节节奏和力道的把握,需要注意文字书写的首位相互呼应,注意不能让整幅书法作品流于形式,没有深厚内涵。
  艺术无国界,其实学书亦与年龄无关,却与心态、心境息息相关。西汉扬雄有云:“书,心画也。”书为心画之说虽本不言书法,却暗合书法。同一碑帖,有人越写越死板,也有人摹拟三两行即见前人意趣,黄庭坚不就曾感慨“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学书之初,临习时准确的造型能力必不可少,但往后还仅仅满足于机械化地“摹形”便不可取。“学而不思则罔”,临而不思则惰性生”,长此以往,势必逐渐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传言清人王铎就有一日临一日创之说,临摹毕竟只是学书途径,并非终极目标,只有积极、主动且有目的性地去向碑帖找“答案”、向古人“借”东西,才能取之于临摹用之于创作。一创作便要使笔下有生气、有神采,气自何来,神居何所?当然在心。我们需要一颗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心,将经典碑帖给我们带来的触动付诸笔端,“以手写我心”,让内心的优雅或峻厉、忧伤或欢愉生动地流淌出来。也只有保持这样一颗心,才能从本质上滋养我们笔下的技法,让每一处笔法、字法与章法,都在不经意间体现出它鲜活的魅力,并且常写常“生”,常写常新。
  传统经典是个大观园,花繁柳密,我们需要定位并坚守自己的“主攻”方向。不为其它,实在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精力、才力都是极其有限,坚持一个点上的突破容易获取深度上的回报。赵孟頫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这当给我们重要启发。在这个数据的世界里,确实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而进行筛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囊括万殊,裁成一相”。阅历“三千”与“万殊”,是为探寻“共性”,既知共性,便可以此为依托,以“一瓢”、“一相”为“根据地”,得法而舍法,信手拈来一任天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一瓢”、“一相”之间,饱含多少智慧!
  学,然后知不足,同在路上的我们,共勉共进!
0S7A6072副本.jpg

0S7A6083副本.jpg

0S7A6082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