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86|回复: 0

[品清湖 人文] 【品清湖第二期】蝉悦万年(民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0 1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蝉悦万年
——小记汕尾捷胜发现红山文化类型的玉蝉
郭志峰


  我国是治玉最早的国度,早在六千年前的辽宁查海遗址就懂得使用锛、玦、管等玉器。红山、良渚和石家河等众多史前文化遗址中都有为数不少的玉蝉发现。玉蝉曾扮演图腾的标志。舜的先族穷蝉氏。《史记·五帝本记》中说:“帝颛顼之子曰穷蝉。”这些都是以图腾名称为姓,舜帝先族“穷蝉氏”可能就是以蝉为图腾的部落。红山文化玉器有些造型明显体现礼器性质。像玉龙、玉猪龙、勾云形器、玉人玉凤及马蹄形器,这些可能都是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的,不是一般的佩戴品。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用玉者的身份地位是相适应的。这些礼器一般只出土于大型的墓葬中,像出土这些类型的红山文化玉器,但多数是来自于积石塚中,捷胜发现红山玉也说明主人具有特殊的身份地位。现知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玉蝉是1989年在内蒙古白音长汗遗址(属北方兴隆洼文化,距今七千多年)出土的。汕尾捷胜发现红山文化类型的玉蝉,头部鼻孔处还巧妙镂空,刚好可以让细绳穿过,这只古朴玉蝉的制作方法,完全是典型的红山玉制法。它的造型古朴,有马蹄形穿戴孔。自见到这只古朴的玉蝉后,笔者呆住了,心中就不断萦绕着“知了”,心生了解本地红山类型玉的欲望。
  捷胜发现红山玉器的特征:青玉圆雕玉件,玉蝉造型古朴,长9.3厘米,宽4.5厘米,约重100克出头。蝉体中部横穿一孔,可以系挂。西周玉蝉多带有对钻在嘴部钻一“象鼻穿”,用于佩戴。此玉件清洗后,钻孔发现穿孔内红山直线磨痕锥钻形成的孔都会在器表留下喇叭口,这种业内称之为“红山喇叭”。由于埋藏方式会对随葬的红山玉器产生很大的影响。加之土壤的酸碱性,捷胜发现红山玉器有明显的蚀孔和蚀斑现象。玉件上的痕,特别是捷胜发现红山玉蝉背部的粗深的线痕,放大看线条“毛道”和续痕非常明显,业内称之为“红山磨痕”。
  捷胜镇位于汕尾市城区东南部,三面环山,濒临大海。古称捷琅埔,因城所状如四方,且周高中低,极似渔罾,故别称罾城。捷胜镇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其文物古迹较多。不但有唐宋元明清时期残留的大石牯古村遗址、茅埔墟镇遗址、隍庙戏台遗址、捷胜所署遗址等,比邻东涌宝楼山青铜器时代遗址。还有距今6000年和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沙坑南,东坑南和沙角尾等遗址。
  得道庵位于捷胜镇西“海岸第一山”的山腰,始建于明崇帧年间,面积达600平方米,周围山色秀丽,初名“云山寺”1906年由遇缘禅师扩建。得道庵又有“胜地灵岩”之雅称。今年笔者在汕尾捷胜发现红山文化类型的玉蝉,借此玉蝉和读者去追溯先民悠远的历史时代。
  从这块玉的形态来看,像是红山文化玉,如果这些推断都成立,这将把越人玉文化的历史推前。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红山文化其以自然界的动物与昆虫为表现的主题,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在内蒙古翁牛特旗曾发现一件红山文化玉龙震惊国内外,它被视为探索中华文化中“龙”的起源的最早实物资料。许多收藏的行家都非常着迷,极为赞赏,更为其鬼斧神工般的高超技艺所折服。红山文化玉器以其内涵丰富而在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著称于世。
  红山玉器突出的工艺特点,就是打孔方法,有马蹄孔、蜂腰孔等等。马蹄孔是单面打孔,孔的边缘粗。蜂腰孔是从两面分别打孔,孔的中间细。最早的红山人,在玉器上钻出大小不一的穿孔,以便穿绳佩带。现代红山玉器仿品的圆孔,是利用电动砣具进行打孔制作,并根据孔的大小,选择不同的钻头,加工完成后,再进行孔壁抛光。红山人通常使用兽皮或者是蘸上解玉沙,在玉器上反复摩擦进行抛光。因为兽皮中含有脂肪,在摩擦中兽皮中的脂肪会释放出来,附着在玉器的表面上,使玉器表面更加明亮、更加温润。在捷胜的红酸土地下沉默了五六千年的类红山玉器文化重见天日,对于研究先民的宗教、礼仪和等级等社会形态有重要意义,它是百越文明史的又一缩影。是出土发现迄今所知汕尾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即用透闪石,开创史前石玉的先河。
  玉蝉就其用途,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为佩蝉,顾名思义,是专门佩带在人身上以作装饰和避邪而用;另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以表示高洁;还有一种用途较为独特,被称之为含蝉的随葬品,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史记》)。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还有一种认为蝉在秋凉之时从树上钻入土中,等来年春暖再从土中钻出爬上树,能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因此死者口含玉蝉便可祈望转世再生。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在汉代,我国玉器中出现了一个较流行的丧葬玉品类,汉代人讲究厚葬,认为用玉随葬可使尸体不朽,其中放置于死者口中的为玉含,因而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寓灵魂不灭。而玉含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含蝉。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再生复活。
  在古老的故事里,据说在南方有一种叫青蚨的虫——蚨蝉。你花掉的钱很神秘地飞回来。“青蚨生南海。状如蝉,其子着木。取以涂钱,皆归本处”。《搜神记》云∶南方有虫名,形大如蝉,辛美可食取之,亦知其处。“青蚨还钱”的传说象征塑造金钱回笼的传说,比喻所得的东西比金钱为多。因以“青蚨”称钱,马兰钱常见“青蚨飞去复飞来”铭文。
  自牛梁河遗址被发现后,红山文化玉器身价倍增,为收藏家所争宠。红山人的墓葬埋藏地点基本上都是在山梁或山顶上,地势相对较高,积石为冢,石板为棺,而且埋藏深度也比较浅,均在地表下150厘米左右的土层之中。由于存世稀少,而且著述寥寥,人们对红山玉器的认知十分有限。根据出土玉蝉的工艺特点和艺术类型比较,以及包浆演化的程度,环境作用与自然反映的斑驳痕迹判断,汕尾捷胜发现红山文化类型的玉蝉,是本地自然与社会和谐的精髓的再现,影响将会很深远。
  本地之前没有红山文化的报道,汕尾捷胜发现红山文化类型的玉蝉和梅陇红山文化C”形龙的发现,对人们研究红山文化的源流和发展有重要的佐证作用。只是前者为类石英的地方玉,后者为蛇纹石玉。两者与本地深井曾出土有南北朝石蝉(《半墨拾俗》),石蝉下有类红山玉那样的未穿马蹄孔。与已出土的红山文化古玉造型有很多相通之处。石头有红山玉的特征,这怎不让人神驰。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古玉有各自的内涵、工艺特征。商周玉蝉用于日常佩戴,形制古朴,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质地多为半石质。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简单的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放置于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绝俗、复活再生的意义。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东晋以后几乎见不到玉蝉了,唐宋仿古风气盛行,出现了仿古的玉蝉,图案多以阴刻线饰为主。(见下图)海丰衙址出土的唐宋玉蝉,13CM,背部出现了云头纹饰。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明代玉蝉多用粉皮青玉制作。明代玉蝉的纹饰线条雕工又粗又深,双翅雕得较薄,明代蝉的阴线刻得很密,翅膀雕有脉纹。清代玉蝉呈圆片状,蝉纹饰线条分布稀疏明朗,多用阳纹线来雕刻。写真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这是清代玉蝉的特征。
h02.jpg
h03.jpg
  蝉的一生经历奇趣。蝉产卵,卵化幼虫,幼虫入土,蛰伏四五年甚至七八年后,成虫化蛹出土,又蜕变成蝉,如此不息地无穷轮回。在先民眼里神通广大,蝉能上天入地,似有神灵附身。于是一些部落就像敬拜天地般地敬蝉、拜蝉。有专家认为,红山玉蝉不少个头挺大,颈部有孔,可悬挂而祭拜。浙江余姚蛙眼鼓鼓的良渚玉蝉,当地农民传说这种大玉蝉被水乡泽国的良渚先民奉为神物,放在独木舟头镇船的。上古、先秦时期百越先民从事水稻种植、陶器制作。信仰的民族图腾是什么?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古代越人信仰蛙图腾、鱼图腾、蛇图腾和鸟图腾等观点。从上古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情况看,鱼图腾和蛇图腾、鸟图腾之说均难成立。文献、考古发掘报告和民族学资料实物佐证不足。笔者认为百越先民的实物玉蝉或青蚨之说成立,其内在文化的承载对研究汕尾地区远古先民的图腾有重要的实物参考意义。在广东玉石考古中,有两批典型是不能忽略的,这就是曲江石峡遗址和广州南越王墓的玉石器。而红山文化玉蝉在全国范围分布广泛、造型奇特,文化内涵多面性,它跨越万年的时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比拟的。
  早在2500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君子比德与玉”,将人的美好品德与玉的温润内质联系在一起。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唐宋因“蝉高居悲鸣饮露”,其清贫高洁的形象,受到文人雅士的极力推崇,并借蝉抒情、托物明志,以示高洁、清高。此时期出了很多咏蝉诗词,最著名的当数唐代“咏蝉三绝”。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和初唐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都是脍炙人口的当时咏蝉佳句。暗示着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咏。
  现如今,玉蝉依然是国人最喜爱的佩饰。民间有许多讨口彩的吉语:小孩佩蝉(蝉别名知了)读书更聪明,什么难题都“知了”;经商者佩蝉生意兴隆,“腰缠万贯”;入仕者佩蝉事业有成,“一鸣惊人”;体育健儿佩蝉有望出成绩,“蝉联冠军”,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人都喜欢玉蝉。玉蝉被看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实体,被视为纯洁、高尚、生生不息的象征。
  “五月鸣蜩”。林子里高唱的夏蝉,不消十来天又要遁入生命的轮回,这不啻是绝唱。而玉蝉在中国玉文化史上,又何尝不是亮丽的千古绝唱呢!诞生于石器时代的蝉玉文化,绵延至今已有数千年以上的历史,蝉通过一种超脱和虚无的进化,蝉鸣更是一种通达的尺度。来自佛门净土的,却给我一种特别的感动,让我隐约能倾听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悟低语。仿佛感觉到心中原有的跳动抵挡不了的梵音,或许这是心灵的一种美丽的遐思。
  红山文化玉蝉的发现,本地很多人都想一睹为快。古玉虽玉质一般,但年代久远,制作工艺简练,让人看后怦然心动,不由自主地为先人的聪明智慧赞叹。红山文化玉蝉以其承载众多的当时社会重要信息尤其见长。本地至今还没有相关的红山类型玉出现,由于传统的玉文化使然,在我心中,对于汕尾而言,它确实是无价的。多年来,我热衷于古代玉蝉的收藏。并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材质的玉蝉都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其中对红山文化玉蝉,有极度诱惑魅力,蝉是中国玉文化的永恒主题。从捷胜发现红山玉蝉,到陆丰深井曾出土有南北朝石蝉和海丰衙址出土的唐宋玉蝉等等实物文物,一起谱写了一页百越丰富多彩的玉蝉文化,这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在八千年玉文化历史中没有一种玉器能像玉蝉那样伴随始终,经久不衰,这是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
h05.jpg
h07.png
  注:中国最早的玉蝉——兴隆洼文化玉蝉1989年,在兴隆洼文化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年代距今7500年至7200)出土一件玉蝉,是已发现的中国制作年代最早的玉蝉。这件玉蝉原料为青玉,长3.2厘米,宽1.8厘米。其造型古朴,正面上端头部凸起,面部钻出两个圆眼,尾部磨出三道凹槽,尾部微翘。半圆形背部,侧面横穿一孔,可以佩带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200年至7200年,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等。由此认定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开创中国史前用玉之先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