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新(1870-1931), 1922年加入农会。曾任三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海丰县总农会执委、三区党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退往香港、马来西亚等地治病、1931年病逝。
叶子新,乳名集兼, 1879年出生于梅陇上墩尾村。38岁入海丰速成师范深造,次年毕业,享受宗族禀生待遇,每年领钦谷40担。胸怀豁达,急公好义,同情疾苦,深受农民敬爱。
叶子新同彭湃是忘年之交。1922年,彭湃开展农民运动,叶子新非常赞同彭湃的主张。彭湃了解叶子新好义之德,特地到上墩尾找叶子新,商讨开展梅陇农运工作。二人志同道合,于是先从穷困山区的农民入手,联络杨其珊、高子超、胡汉南等,开始发动群众、开展农运。不久,银溪约衣会成立。1923年,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后,叶子新回梅陇平原开展农会组织工作。平原地区地主封建势力较强,他以本村为突破口,先吸收叶集朗入会,串连几位农民成立农会小组,再向外姓发展会员,1923年5月成立上墩美乡农会。在成立大会上,叶子新做了关于成立农会的意义、要求、目的的演讲,同时宣布将自己享受的赡儒租送给学校,资助贫苦子弟入学,受到会员赞赏,也给外乡农民起到很好的影响。
1923年,海丰连续遭受台风、洪涝灾害,彭湃领导农会开展救灾减租活动,决定农民向地主交三成租。叶子新在梅陇组织会员大力推进减租活动,迫使归丰地主答应收三成租。后来暴发“七五农潮”事件,按照彭湃的指示,叶子新和彭元岳、黄悦成等以“十人团”的组织形式,秘密组织梅陇地区农会会员开展农会工作,继续坚持斗争。
1925年3月,东征胜利后,海丰县恢复农会,改海丰总农会为海丰县农民协会,选举彭湃、杨其珊、叶子新等为执行委员。4月,第三区农会成立,叶子新任执行委员长。1926年4月,他与杨其珊等代表海丰县农民协会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人会。同年8月,在海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传达报告,再次当选为县农会执行委员。
1927年,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叶子新任三区党委书记。
1928年3月,国民党重兵进攻海陆丰苏区,叶子新率区委机关退守山区。年近六旬的叶子新在崇山峻岭中奔波、身体日渐虚弱,有一次遇见老虎,跌伤。在敌军进攻时,由堂侄叶突背着转移。在县区党组织的安排下,由侄儿叶俊秘密护送他到香港,隐居在小岛澎屿医治,后因国民党政府勾结港英当局搜捕革命人员,香港难以立足,被迫逃往马来西亚。1931年,马来西亚当局查缉地下党人,叶子新和侄儿叶俊重返香港,仍隐居澎屿。同年秋,叶子新身体好转,即催促叶俊回海陆丰干革命。不久,叶子新旧病复发,身边无人照顾,贫病交加,不幸逝世,终年61岁。香港地下党人在料理他的后事时,在他身上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烈士。
(本文由袁清珠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