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溪高架秋千 林木添
元宵节那天,有人告诉我:晚上七点,甲子后溪伯公戏台前有高架荡秋千。 早有耳闻甲子后溪秋千的独特:秋千架子有三层楼高;荡秋千的人得垫起高高的木台阶才爬得上去;秋千荡动起来,能把人甩上云天……实在惊心动魄。这让我非看不可。我发动全家早早用过晚饭,便直奔后溪看高架秋千。 年首佳节,一路上烟火绽放,噼哩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变幻万千的光彩引起孩子们的阵阵惊叫。吉祥的节日气氛浓得抹擦不开。穿过车水马龙的光明路,在慈和宝院折向帝爷庙前,沿着中街一直向下,直到东宫码头再折向东侧,再走大约两分钟,便看见不远处灯火辉煌,听见人声鼎沸,歌乐飘扬。“前面就是了!”我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小家伙一听,顿时来了劲头,立马狂奔起来,我们连忙一路小跑,紧跟其后。 一个高高的木架矗立开阔的路面上,高高的架子上挂着一个用青竹杆制成的物件——看样子那就是高架秋千。与我小时候玩的相比,形状虽然相同,规模却要大得多。它上面立着一个身穿黄衣的运动员,正对观众露出轻松的笑容。 开始荡秋千了,只见他随着秋千的飘荡起伏,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站立,一会儿半蹲。当荡到最高处时,秋千上的运动员俨然是头朝下,脚底朝上的“空中倒立人”。台下的看客无不瞬间变了脸色,个个神情肃穆……直到秋千又荡下来,台下的观众才松了口气,紧接着发出阵阵喝彩声,阵阵鼓掌声。有些赶路的人也让这人惊心动魄的技艺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停车观赏;有些人索性爬到了戏台上,每当表演到精彩之处,便在戏台上燃起烟花,以示喝彩。看热闹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越来越多了,人们摩肩接踵,愣是把庙前的空地、路面都挤得水泄不通,好一派热闹昌盛的气象。 单人表演之后,又进行双人表演。一个表演者站在事先准备好的木阶上,伸长手握住竹竿,用力往上一拉,借力爬上了秋千;另一个表演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费了不少劲儿才爬上那高高的秋千板。两人面对面站着,一边将手缠在事先预备好的绳子上,一边互相配合着,不断地调节平衡。终于准备就绪了,这时,台下等候多时的撑竿人举起一支大大的青竹竿,用力地抵住秋千板,使劲儿把秋千顶向高处。到了一定高度后,撑竿人猛地把撑竿抽走,秋千便倏地荡了回来。起初这两个表演者动作并不协调,用力并不均匀,秋千荡动的幅度不够大,随时都可能停止荡动。 台下的观众直勾勾地望着这荡幅越来越小的秋千,都默不作声,他们似乎在等待一个难堪的收场。但是,奇妙的事情出现了,这个两人很快就产生了默契——他们两人有节奏地律动着,身子一伸一缩,一缩一伸,于是,秋千在他们的脚下飞速地晃荡起来。荡秋千的人紧紧跟着节奏,不断地晃动,不断地晃动。秋千不断地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地荡动,越荡越高。 突然,两人一齐用力,甩出了一个大动作,倏地一声,秋千猛地一翻,荡到了最高点——这一瞬间,这两个秋千上的人齐刷刷地脚底朝上,头朝下——完全倒立了!台下爆发出阵阵喝彩,戏台上烟花四起,夜空中闪烁的烟花恰似那满天星星,眨呀眨呀,和大家一起见证这精彩的时刻。 望着那忽高忽低的秋千在我的头上忽远忽近,忽隐忽现,突然想到:他们,都是生命之河的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