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93|回复: 0

[品清湖 散文] 【品清湖第一期】名家诗词中的“猴” (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16: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家诗词中的“猴”
  
走马过客

属于2015的农历乙未羊年在“咩咩”叫声中过去后,2016年为我们送来了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猴。也许是猴和人类比较亲近,每个人眼中的猴都是不一样的。从古到今的名家诗词中,有很多关于猴的诗句,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名家诗词中的猴吧。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小雅•角弓》中的四句诗。意思是说,不要教猴子爬树,像用泥来涂附。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猱是猴子的一种,这是我们迄今见到的最早涉及猴的诗句,由此衍生出成语“教猱升木”,意思是教坏人做坏事。原来,根据古人的观察,猴子习性不好,经常下山偷农人的东西。猴子在当时不受人欢迎,教猴子爬树,猴子是偷盗之徒的象征,所以“教猱升木”就是教坏人做坏事。很不幸,猴子最初在人类的印象中得了低分。
一代枭雄曹操在《薤露行》中有“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的诗句。汉灵帝死后,少太子刘辩即位,朝中宦官作乱,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不料,计划泄露,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张让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前往小平津,后来被率兵进京的董卓劫还。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引来关东各州郡的兵马起兵讨伐董卓,社会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曹操写下这句诗,就是讥讽何进,认为他本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脑子里少根筋还妄想干大事。何进智小而图谋大事,落得了身败名裂的下场。在曹操的眼中,猴依然是负面形象。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这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当中的诗句。时逢乱世,原本是汉室贵公子的王粲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大约公元208年左右,王粲到荆州投奔刘表,但没有得到刘表的重用,心里感到感到十分苦闷。流逝的水波激起清脆的响声,猴猿靠近江岸发出阵阵悲吟。面对他乡的景物,怀才不遇的王粲触景生情,久客思归的乡愁与壮志难酬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他写下的诗句里,用猴猿寄托了他的乡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圣杜甫《登高》中的诗句。这首诗被誉为唐代第一七言律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杜甫在夔州时创作的。不仅写了自然的秋,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秋强烈的感情色彩。杜甫一生飘泊,潦倒不堪,晚景凄惨。在诗人笔下,秋风劲疾,天朗气清,传来的却是一声声哀惨的猿啼,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在杜甫的诗句中,猿是悲苦的。
唐代诗人卢仝在《出山作》中写道“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在卢仝眼中,猿猴聪明活泼,一点不怕人,又野性不改,喜欢模仿人类活动。如果家僮的钓鱼竿丢失了,就一定会是猿猴在作案。虽然有讽刺意味,但猿猴的顽皮、大胆还是让人莞尔一笑。
大文豪苏轼《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云:“谁能更包裹,冠履装沐猴。”开豪放词派一代先河的苏东坡一生命运坎坷,仕途不顺,生平迁谪流离,颠危困厄不断。他在死前作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经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谪居三适•夜卧濯足》就是他在海南留下的。已经年过花甲,再次被贬琼州,人生跌入新的低谷。面对这样的打击,苏东坡仍然乐观面对,《谪居三适》就是他超然达观态度的写照。在东坡先生看来,作一只猕猴,来去自由,也可以物我两忘,心境澄明空宁。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的诗句。19611018日,郭沫若观看了浙江省绍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025日夜,他写下了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1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 毛泽东看到后,于1117日写下《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戏中,白骨精不管怎样诡计多端,终究没有逃脱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最后的下场是被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打得粉身碎骨,白骨精制造的千里妖雾尘埃被扫灭,太空得到了澄清。让英勇无畏的金猴操起千钧棒,把天地间的妖魔鬼怪打得落花流水,还世界太平,伟人的视野和气魄令人敬仰。
走进猴年,在名家诗词中识猴、品猴、鉴猴、赏猴,领略多彩的世界,是不是可以收获不一样的人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