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90|回复: 0

[国际] 为咸海生态修复贡献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2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基地的盐碱低产田生产力提升示范地里,中方人员与乌方人员进行交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供图

乌兹别克斯坦小镇穆伊纳克曾是咸海上的重要港口,也是该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如今这里却是漫天黄沙的戈壁地带,几乎无鱼可捕,小镇上的居民纷纷外出谋生,而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却在此扎根。他们与乌方科学家一道,携手为咸海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贡献力量。

  “当看到沙漠中绿意盎然的景象时,顿时感到咸海有希望了”

咸海曾是中亚第二大咸水湖,被誉为荒漠中的“绿色明珠”。这里曾是当地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注入咸海的两大河流河水大量用于发电,导致咸海水位下降,盐度增高。面积从约6.8万平方公里萎缩到约3000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咸海盐水蒸发,每年有超过7500万吨蒸发的盐尘进入空气,并在大风作用下发生“盐尘暴”,污染农田并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2006年,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将咸海问题称为“20世纪最大的环境灾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3年,中亚五国设立了咸海问题国际委员会、拯救咸海基金和直属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府的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寻找综合治理咸海流域盐碱化和沙漠化的良方。2017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考察咸海,呼吁共同努力解决咸海危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地所)专业从事沙漠化和盐碱化土地的治理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了多种“吃盐植物”。这类植物在重度盐碱地吸收土地里的盐分,可促进盐碱地植被生长,减轻土地盐碱化。

2018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创新发展部主动致信新疆生地所,希望中方协助乌方进行咸海生态治理。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组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就参与咸海生态修复工作达成共识。

回忆起合作之初的情形,咸海国际创新中心主任梅尔扎穆拉托夫至今十分感慨:“当时,我们参观了新疆的沙漠植物园,当看到沙漠中绿意盎然的景象时,顿时感到咸海有希望了。回国后,我们马上向政府做了汇报:我们找到了能够帮助解决咸海沙漠化问题的专家!”

  “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硬骨头啃下来”

在参与咸海生态治理的国家中,中国负责的项目是其中最难的一个。新疆生地所对地观测与系统模拟研究室主任包安明介绍,中乌合作项目位于土壤盐碱化严重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都是生态修复的硬骨头”,“但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硬骨头啃下来”。

面对艰巨任务,新疆生地所在咸海流域布设了一个由80个气象和水质自动观测点组成的监测网络,对当地的地下水、径流量、气象、水质和生态指标进行监测,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对水文地质等条件考察后,中方开始着手进行生态修复试验。在穆伊纳克建设的盐渍土地植被恢复试验区基地,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工程。新疆生地所高级工程师赵振勇介绍说,基地面积超过100亩,种植的作物包括肉苁蓉、沙棘等经济作物和种植饲料,共20多种,既有中国常见的耐旱耐盐品种,也有在当地采集的品种。“通过这个基地的试验,我们得以筛选并繁育适宜当地种植的苗木和种子,希望充分发挥作物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居民增收。”目前,已筛选出的3至5种耐盐耐碱植物在重度盐碱地和咸水灌溉下长势喜人,给咸海生态修复与治理带来希望。

综合各项研究成果,新疆生地所提出了在干涸的咸海湖底恢复植被、在咸海外围农区发展盐土农业的治理模式,并根据自然条件和盐碱化程度划分了不同区域。据此,新疆生地所与乌科学院植物所合作制定了咸海治理方案,于2019年提交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和当地政府,获得高度评价。

中乌对咸海沙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共识逐渐形成。2019年10月,中乌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以“中乌创新合作:咸海区域的生态恢复”为主题的《乌鲁木齐宣言》,强调利用中乌及其他国家的智慧、力量和科技潜力开展区域性务实有效的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贡献,中国科学家愿与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分享成果经验,推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项目组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定期与乌方人员远程沟通,及时获得当地环境和作物生长数据。为更好对项目进行指导,中方专门在与咸海地区条件较为类似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实施滴灌种植盐生植物,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咸海生态治理提供经验。

去年11月,新疆生地所与乌方联合举办“咸海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德国、南非、美国等30多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共200多人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会议。中国科学家在会上提出“绿色咸海”概念,并参与发起了《绿色咸海国际科学倡议》。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表示,希望通过推动“绿色咸海”建设,“维护咸海各国的生态平衡,协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推动国家间和区域间的实质性合作”。

研讨会上,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研机构和大学共建的“中乌生物与土壤联合实验室”在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揭牌。咸海国际创新中心副主任加尼耶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对我们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体现在设备、技术,特别是人才培养等方面。我们非常珍惜现在的合作平台,希望在疫情结束后能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朋友加入到拯救咸海的队伍中来。”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表示,“应对咸海危机事关全人类福祉。中方愿同乌方继续共同努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楼主热帖
[看大杂烩] 这种单眼皮双眼皮能切换到的叫贼眼皮!别问我
[看大杂烩] 求此刻女车主的心里阴影!没准还偷着乐呢,哈
[看大杂烩] 看到他这样,我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休闲生活] “黄牛”代抢 诈骗频发 宫颈癌疫苗市场乱象丛
[休闲生活] 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休闲生活] 国家卫健委:12月30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