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611|回复: 0

[习俗] 兰巷吴氏元宵开灯盛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1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02.jpg

  每年正月十五日的传统元宵节,海丰各地都有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作为海丰望族的兰巷吴氏,更具有自己的节日气氛。

  海丰县城南门湖东畔,高田社妈祖庙边,有一历史悠久的吴氏族人群居里巷——兰巷。明代初期,原居住坊廓都塔兜村(今陆丰市)的吴氏第四代吴东郊携家带眷迁徙至此,当时向黄姓购买10多亩房屋和土地,因巷道中种植有兰花树,故称 为兰巷,先祖们奋志创业,训育子孙,其后人播迁遍于省内外各地,现兰巷吴氏各支派人口数万。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11.jpg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16.jpg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先祖为了提高文化内涵,弘扬民俗优良传统,鼓励族人团结,于每年元宵节期间在祖祠中厅悬挂彩灯一座,各房各支人家遇有添男丁或新婚者,应在祖祠挂上小彩灯。

  建国之前,兰巷吴的彩灯由县城艺人灯公仔韬制作,兰巷吴氏的彩灯是扁身的,是海丰县内独一无二的八角底座扁身彩灯。正月十五高田妈祖灯,软身王爷公灯,兰巷吴氏的三灯拱照。唯独兰巷吴氏彩灯欣赏之人赞言不断,不看兰巷吴灯,枉来高田社一次。当时的高田社作为旧虚和文化中心,人口繁荣昌盛,老鱼街,鱼街……都聚集在高田社,做生意来往繁茂,正月十五元宵节高田唱千秋歌,高田妈祖做大戏,高田社三灯拱照……传统节日给当时人们增添了节日风采,新中国成立后,兰巷吴氏停办了这一文娱乐活动。

  2002年春,兰巷吴氏理事会为恢复当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开灯的活动,其彩灯规格按历史原貌由金带街林姓艺人制作。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14.jpg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19.jpg

  正月十三日上午,兰巷吴祖祠前,锣鼓声,鞭炮声,吹呼声,彩旗飘扬,麒麟起舞,整齐的迎灯队伍,八大男子手握用红布盖好的箶籲(灯放在其上面),迎灯之人不论老幼,但必须是男子而且是吴姓子孙(女子和外姓的人不能参与)。该彩灯高约2米,底座为八角,分为5层高,108个扁身灯公仔分布于5层内,扁身灯公仔用布制作,全身是扁的,身上的衣服颜色是用彩色上笔,扁身灯公仔取源于三国演义,八仙过海,薛仁贵征东等故事情节的人物,108个灯公仔栩栩如生,手持刀剑戟等各种武器,战场厮杀,八仙过海打斗场面在灯上表现出来,观赏者觉得身入其境。迎接彩灯在海城内游行,以示兰巷吴开灯,游行归后把彩灯高挂于祖祠中厅。

  正月十三至十六日共四天,兰巷吴氏彩灯高挂祖祠中厅,后厅也挂满了各地裔孙喜添男孙灯和新婚灯。据说1934年,兰巷吴氏家族添了9个男丁,祖祠内高挂9支男孙灯。正月十五晚祖祠大门有人把守,男子不能入厅内赏灯,因为十五晚是由女子参观的,如果要生育的女子向扁身灯祈求灯裙和灯笼,红灯裙和红灯笼代表来年生女子,白灯裙和白灯笼代表来年生男子,求灯笼和灯裙者在吴氏祖先许愿,有求必应,很灵验。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25.jpg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22.jpg

  正月十六晚,吴氏祖祠大门紧闭,吴姓子孙入内等待,外姓人员(除兰巷李和兰巷郭的人外,因为这两姓的祖先妈是吴姓的姑婆)和女子都不能入内抢灯。我们兰巷吴的灯饰是抢的,神明的灯饰是用圣杯求的。十一点左右,理事会人员把彩灯用绳子和滑轮扎好,灯像钓鱼杆上的饵物,唇唇可触,灯在滑轮的拉动下一上一下滑动,欲上欲下。抢灯者眼观其灯,不时用双脚跳起,用手企图抢灯公仔,操作滑动的人员知其心事,反复上下滑动,动作数十次,搞得抢灯者身疲力尽,望而叹之,趁其不意,操作人员松手放绳,灯顺绳而下,抢灯者一拥而上,人叠人,动脚动手,一座2米高的灯顿时五马分体,撕得破碎,有人抢到了吕布头,有人抢到了吕布脚,有人抢到了皇帝头……总之,喧哗的声音充满了整个祖祠,参加抢灯者必须抢到灯上的东西,哪怕是一片纸也好,就意味着来年平安,做什么都顺利和平安。

  元宵节的开灯是兰巷吴氏寻常岁月中的一抹最亮的光芒,是子子孙孙浓墨重彩接力传承的一笔,浓浓地烙在人们心中,生生不息。

吴文锋撰稿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21.jpg 微信图片_20210226111627.jpg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烈士 ——记陆丰上英镇浮头
[三唯论点] 东溪口之战的英勇背影 ——记海丰可塘卓氏一
[三唯论点] 向阳而生,逐梦前行
[三唯论点] 革命征途上的璀璨星辰 ——记坚强的革命战士
[三唯论点] 做一名合格的红色宣传员
[三唯论点] 笑看风云,静赏花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