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1-5-15 17:33 编辑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域革命老区。身处老区的汕尾通过全面整理红色家底,对全市革命遗址和红色史料进行“拉网式”普查,抢救性挖掘保护革命遗址和红色史料,共审核13000多份基础性资料,形成红色历史及革命遗址资料5800多份;革命遗址数多达617处,数量居广东省首位。
通过全面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印记,汕尾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精神立根铸魂,使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了红色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豪感,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汕尾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等优势,构建起“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体系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并打造了新山、坡平、下埔、浅澳、湖坑、欧田、罗洞等一批新农村,诸多乡村景观成为旅游新热点、靓丽风景线。
作为汕尾市8个省定红色村之一,海丰县新山村革命先烈的优良作风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该村党总支部以红色历史、革命精神鼓舞人心,打出了一套强班子、重培训、抓队伍、严管理的组合拳,实现了从一个空壳村到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完全蝶变。
而在汕尾的众多革命遗址中,最著名的当属红宫红场。为重新唤起海陆丰人民心中的红色记忆,汕尾对红宫红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打造了长达2.1公里、全国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街”。去年,海丰县共接待游客465万人次,比增同比31.5%,实现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35.7%,红色旅游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红色基因与文艺创作的相互碰撞,也为汕尾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汕尾先后组织创作了红色题材白字戏《革命母亲周凤》、皮影戏《碧海丹心》等文艺精品,还编辑出版了《海陆丰农民运动》《海陆丰红色故事》《海陆丰革命斗争通俗读本》等书籍。
为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汕尾制定出台了全省第一部红色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推动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历史展览馆、周恩来渡海处革命旧址等9个项目列入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依托1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9个国防教育基地,汕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