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存在“重显绩而轻潜绩”倾向,落入功利主义陷阱。网络调查显示,四成多受访者认为“重显绩而轻潜绩”是目前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周期短、见效快、形象好的“显绩”是许多干部的优先考虑。
从客观角度看,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考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部“干什么”,“怎么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怎么干”。当前,在一些地区考核机制仍偏重于容易量化的物质成果,表现为GDP锦标赛、招商引资大比拼等“物质主义”因素较为明显,一些干部乐此不疲地抓“大而快”的工程项目,而忽略了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
从主观因素考量,在一些干部看来,相较于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的“潜绩”,“显绩”更易于量化,能够为外界特别是上级领导所直接感知。此种彰显政绩的心理,加之“显绩”与“潜绩”失衡的考核机制,就会催生为了一时之功、一时之名,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罔顾地区长远发展和群众福祉的“政绩工程”。
二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顽疾。在干部访谈中发现,一些地区和单位的考核工作,需要警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再次抬头,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重“痕”不重“绩”。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搞变通。
调查发现,四成受访者认为当前以“痕迹论英雄”和“材料论英雄”普遍存在是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痕迹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考核手段,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但在干部考核与评价方面,一些领导干部过多依赖留痕工作,一味强调“台账痕迹”,认为比材料、比痕迹最简单,而要比实绩、比实干就太麻烦,既要走村入户、问效于民,还要一项一项地去考核,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于是就坐在办公室看表格、翻台账、听汇报等“痕迹”材料,在以往考核材料上稍加修改,“缝缝补补又一年”。
这不仅使基层干部疲于应对,以台账来“美颜”工作,将工作情况“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悬在天上”,而且造成考核评价功能的异化:“干得好不如总结得好”。
有干部反映“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少数干部不惜铤而走险,迎接上级检查前预备好‘数据’”,此种“走形式、不走心”的考核根本无法发挥效能,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和漠视调查研究,不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生活一线了解基层干部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满不满意的官僚主义作风。
另一方面,重“考”不重“用”、重“点”不重“面”的考核内卷化,消解了干部积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据干部反馈,不少地方的干部考核工作是“以点代面”,将考核时间集中于年中和年末,重年底轻日常、重阶段轻平时的情况比较普遍。
访谈中,有干部对考核未能真正全面、立体、客观地反映整体工作状况感到很“受伤”:“仅通过一两次投票就对干部一年的表现作出判断,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待商榷”。还有更多干部提及重“考”不重“用”现象,认为考核时“楼梯震天响”,结果运用却“不见猫下楼”,考核无异于“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挤占时间精力,耗费公共资源不说,还严重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影响各项任务在基层的落实。
三是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建设与考核衔接不紧密,陷入经验主义和过度求稳的桎梏。基层干部身处社会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最能够发现和发掘社会创新的萌芽和趋势,应是创新最活跃的群体。
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也需要基层政府和干部能够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基层干部管理和服务的事项多、时间紧、任务重,可能暴露更多问题,而且直面群众实际需求,在诸多纷繁琐碎的事务中出错或失误的概率不小。
为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和避免出现过多错误,经验主义和过度求稳成为基层干部担当创新的最大掣肘,而这正是需要考核牵引的关键方面,反之必然导致队伍整体活力下降和创造力不足,从而出现工作前瞻性、科学性缺失等典型问题。
有干部反馈,“墨守成规的考核机制划定了工作的边界,但也限制了探索和想象力,致使干部在发展大潮中淬炼不足、洞察力不够,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锻炼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