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079|回复: 0

[工作动态] 呼唤当代的遇缘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17: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21-8-30 20:55 编辑

     呼唤当代的遇缘师
                          ----得道庵建设刍议
                            *成  中*



   得道庵,位于捷胜栖云山上,又名云山寺。据记载,明初就有朱姓主仆两人在此小住禅修。明崇祯年间,朱氏族人捐地供佛,得道庵得以鼎建。后历有增修,至     
    20110206_1528_0.jpg

  清光绪七年,名僧遇缘大师主持该庵,发愿予以重建,惨淡经营十余寒暑,终于“八景”宏开,灵光焕发,闻名遐迩。庵宇虽处山陬海澨,而享粤东“海岸第一山”之美誉,“云山曙色”以此列捷胜大八景之首。

         比根根慧题诗.jpg

    清末贡生、诗书画三绝的许兆寅描写得道庵之景:“见其通幽曲径,层碧流甘。抚东岭之清风,松阴覆绿;挹西山之爽气,嶂影拖岚。殿恰枕斗之北,门则面海之南。昼而流顺风晴,帆鲎成行,波间出没;夜而潮翻月朗,金蛇万道,关口回环。石成井而仙名,俨是天池玉液;船成石而佛驾,居然陆地慈帆。印月池空,莲花漾碧;粘云壁古,松荫留苍”。人境耶,仙境耶?这段文字,我一直认为是得道庵诸多摹景诗文中最凝神出彩之作,从侧面亦可领略灵庵空灵之美了。
   
      20110206_1516_0.jpg
    迨至“文革”破四旧,庵宇遭毁严重,瓦砾齐肩,蓬蒿满目。李格非作《洛阳名园记》谓“以名园之兴废,卜洛阳之盛衰”,诚哉斯言,得道庵之兴废,亦可卜罾城之盛衰矣。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民间于1984年9月成立得道庵风景区修建理事会,历时三年,修复部分景点,功莫大焉。风景区重新开放后,各方游客、大雅之士来游颇多,如九十年代中期,著名诗人熊鉴等就留有游迹且有题咏。我们那群八十至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得道庵更充满复杂的情感,得道庵就是我们时常打卡的胜地,是童年的游乐场,青春的集散地,至今忆起,依然满心温馨。

          20110206_1519_0.jpg 20110206_1520_0.jpg

    得道庵于2004年被列为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说,1984年重建,将得道庵定位为“风景区”是正确的,遇缘大师当初因地制宜,萃集西山之秀,打造八景而成吾邑名胜,就是兴建海陆丰独家的庵宇风景区。因此,增修得道庵就不该只建庙宇,而应以山水花木为重要元素,以八景为主要载体,建设一座园林式为主的庵宇。
    不过,得道庵近十几年的建设却不尽人意,近日上去一趟,发觉主持者已有乱搭乱建之嫌,全无规划设计可言。西山本来不高,却于白虎方筑造上山公路,宽道扬尘,借用园林大家陈从周的比喻是“似毒蛇之绕颈”,将整座山分割。一到重要节日,山顶小小的停车场,叭声彻耳,叫骂声四起,佛境清静之地经不起如此折腾。庵旁右侧硬生生耸建道教的“云山观”,蕞尔微区,难不成要学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庐山、泰山将儒道佛诸教诸庙都建全?这种置大象于鸟笼的做法可以休矣。更有甚者,庵内正大肆兴建骨灰楼,进入山门,即闻悲声震地,草木为之含愁,不禁悚然再感叹一声,人何寥落鬼何多!这番神操作,是要变“得道庵”为“公墓庵”的节奏吗?大杀风景,莫过于此!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山下其实有小路,由通德桥和开觉路而上,这是通往佛国主境的引渡区域,为游谒者澄怀静虑,明心见性奠定美好的情感基础,可于上山之路旁植芳馨树丛,游客信步盘桓,香溢不散。而今此路已罕为人至,沿途时见垃圾和败屋。

          同归佛海.jpg

    八景之“虹桥捷步”(2009年重建)应着眼于“水”,现在桥下不但无水,且铺设水泥路,旁边已有景点名的小竖碑,桥身还要再次强调,锲入“虹桥捷步”四个放大的字,如路边高挂显眼的房地产广告,唯恐过客不知,这些做法简直是低级错误,对游客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虹桥后面如今犹存一块空地,理应凿池引水,叠石种花,我担心其将来又建成一座佛殿。

       20110206_1530_0.jpg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关键在“曲”,小径宜曲不宜直,不曲不幽,不曲不深。因为曲径两边的花木能起分隔的作用,有分隔景致才不会一眼望尽,当然,花木又不可太密,宜有透漏之致。得道庵此处最需分隔,分隔除了曲径,还可用花墙、假山、小桥等。而今此景已名存实亡,小径变成直道、宽道和车道,基本可直通庵门。
      记得庵前有老树两颗,依依相向,垂阴匝地。对面莲池亦有一株菩提大树,亭亭如盖。伏天一游,苍翠翳映,溽暑顿消,真的觉得会心处不必在远。现在这些绿化被全部肃清,彻底换班,涂抹为水泥路面。没文化真可怕啊,痛心奈何!莲池前新建一座大殿,地小殿大,山低殿高,显得格外局促突兀、比例失调,殿门是不锈钢制作,一例排开,阳光照处,银光闪闪,与古建筑格格不入。
     “莲池印月”的灵魂在“清”,照理池面要荷叶田田,香远益清,四周柳丝摇曳,袅娜牵情。莲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此景何乐!可惜今日游目所及,赫然是池壁三个丑书大字:“放生池”,莲池无莲,里面尽是放生的龟鱼,莲池变为放生池,池水尽黑,时闻阵阵恶臭。池上有观音站像,比例也大而失当,其实,莲池上加造观音竖像纯属添蛇足,造了又乏定期维护,圣洁的观音大士乍看已衣衫褴褛,满身尘垢,罪过罪过。

       滴水观音.jpg 放生池排排座龟仔.jpg   
    清泉石上流,“壁涧流泉”乃地灵所钟,秀气不尽,溢发为泉,这一泓涧水,四时莹澈,清香甘洌,旧称罾城第一泉,其神在“甜”,十几年前,依然有乡人汲取回家煮茶。一般礼佛者,必先于涧外沐手洗脸,除嚣醒神,再恭敬入庵拜佛。这次看到触目惊心的是涧内竟藏有乌龟、蟾蜍,此涧有门封闭,不该出没此类生物,当是人为放置。这样好了,外面莲池是大放生池,这里成了小放生池,不久,此景改名为“坐井观天”更为贴切。涧外的两个浅池早已藻类丛生,油腻能织成一层罗绮,霉菌可绿成一片翡翠。涧上的花坛被浇灌满水泥,地面干脆铺上一层粉红的马赛克,显得坚固踏实,一切都省工省力了。

         碧涧流泉.jpg
    关于“胜地灵岩”,清代举人虞赓起的《得道庵八景诗》写此景有“窈窕深岩”“玲珑窟”“古洞”之词,由此推理,此景应为一岩洞更合理,不应将一座纯人工的建筑体认为一景,岩洞宜于后山再寻觅之。
      “古壁苍松”中的苍松已于“文革”中被毁,可补种也可空置,但要设置说明牌,警醒后人爱惜保护文物。

       20110208_1002_0.jpg

     “石船泛陆”贵在天成,本应留有几分朴拙,现在饰以人工显得过分逼真,石船四周所挂书法略显杂乱,如挂神符,喧宾夺主,书写内容多与“石船”无关。船前开凿一池,久无人打理,垃圾漂浮。船前建筑废石乱叠,错以为是礁石,一笑。

20110206_1538_0.jpg

    八景中保存最完整最原生态当属“仙井盘空”,仙井旁边还有天然的狗头石和飞鸟石,都惟妙惟肖,加以想象,不难生成一篇动人的传说。遗憾的是上山台阶没有铺设,后山绿化还不够,建议密种植被,使望之蔚然而深秀。
    上述鄙见,零碎芜杂,存商求正而已。情绪流露,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事不对人。总之,得道庵风景区今后的建设,一定要有整体规划,规划一日没出台没通过,宁愿不建,也绝不能头脑发热撸起袖子盲目就干,今日一些所谓建设,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破坏,但愿这种建设性的破坏越来越少,也希望有关部门从严从实管理起来。
     在此,我们呼唤当代的遇缘师,再造一个新的得道庵。

                          2021.7.27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春 归 长 春 洞
[文化天地] 风雨同舟,共庆碣石乌坭何氏祖祠朝胜堂落成庆
[三唯论点] 反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文化天地] 保护先祖坟墓是中华民族孝心传承的体现
[文化天地] 风水掠影 — 捷胜虾地
[文化天地] 风水掠影—天葬地“金鸡缩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