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医院一查就是一窝。由于医疗卫生系统相对独立封闭,且环环相接,单个人员很难完成犯罪。上至院长、副院长,下至药械科长、财务科长、信息科人员、采购员、医务人员,往往查处一案牵出数案,查获一人牵出数人甚至数十人,形成窝案串案。
易利华在担任某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期间,为一些医药代表的产品进入该院提供帮助,并通过低价买房、高价卖房、报支机票等方式收受贿赂。通过易利华案,办案人员顺藤摸瓜发现,该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将统方数据出售给医药代表,对医生进行精准公关,报以“回扣”。
利益驱动和关系网的影响确实太厉害了,很多医生的后面都有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就是隐藏在医药领域中的利益网、潜规则。受到这种潜规则的影响,一些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医生甚至有了“法不责众”的观念,将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导致部分地区医疗腐败成风。进口的材料回扣15%,国产的材料回扣20%。人都有一个从众心理,一次、两次逃得过,十次肯定还要去拿的。你不拿,可能真的需要一个坚强的内心。
在一些骨科科室,收受“回扣”早已形成默契链。某些科室主任心照不宣地约定以国产产品销售额的20%、进口产品销售额的15%作为回扣比例,并安排骨科医生妥善安置高达915万元的回扣款。同样,某中心医院麻醉科原主任雷李培案也有类似操作。在该院麻醉科使用新晨医药的5种药品中,5ml的常用注射液左布比卡因,中标价20元,回扣费5元,达到中标价的25%。拿到回扣款后,雷李培将部分上交麻醉科,由科室集中管理,除了按每个医生的开药量分配给医生外,还会留下一部分作为科室公共活动经费。剩余的归雷李培个人所有。
从供货端来看,在某地曾出现一个耗材经销商被查,同城5家医院、12人、40个科室“沦陷”的案件。为了在医院“畅通无阻”,医用耗材经销商李庆颇为大方,从医院院长到经手工作人员都成为其行贿对象。其中某人民医院的32个科室名列其中,“回扣”多被科室医生瓜分以及用于科室日常公共开支。
拿这笔“回扣”的人有一种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只要不是自己中饱私囊,就不是犯罪。一旦出了问题,则希望组织出面来化解,要么搞攻守同盟、互相掩护。
在相关办案人员看来,医疗腐败屡禁不绝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部分医院内部有章不循,监督乏力。另一方面,医院作为国有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营,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此外,一些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普遍待遇较低,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医疗单位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单位。实际上,目前针对这块的监督机制并不少,关键是要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