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鸡养大了再吃”,就是说本来想吃鸡的,但是现在吃,鸡太小了,不好吃,吃没味,所以就养大点再吃。鸡养大了,成熟了,这时候来吃,那就相当美味了。这就是“鸡养大了再吃”的原意。
“鸡养大了再吃”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对于一件事欲为而不为,待时机、估利弊,选对自己最有益处的时候再为之,把“鸡”当成工具和出气筒甚至是赚钱机器或抬升自己的垫脚石。
先默认又放纵还鼓励,一旦形成适当规模、合适层次,重量适中,肥瘦满意,再“一鼓作气”摧枯拉朽般一举拿下,往往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得那些“鸡”措手不及。鸡飞狗跳之后,“鸡”才明白原来没有“吃”他们只是为了养大他们而已,并不是好心、体恤和改性。暂时不“吃” 是为了日后更好吃。
“鸡养大了再吃”,先让“鸡”吃点东西,半饱不饱的就可以了。诚然如此,“鸡”还是开始了感恩戴德也开始了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有的“鸡”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当前已经在幸福当中,从而开始放松警惕,开始谅解过去种种敌对与鄙视,自己从心熔化怨恨的疙瘩。很多“鸡”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一碗粥水可以喝是拜某些人或组织所赐,所以想当然的就以为不会被“吃”了,现在不“吃鸡”了,即使要“吃”也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因为其他地方也是不“吃鸡”了,“鸡”自由了,想躺哪儿就躺哪儿,想把自己摆在哪里就摆在哪里了。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切其实就是一盒大“眼药”,让“鸡眼”蒙蔽从而疏忽大意,忘记了人类的那句“谁谁谁没有那么好死,好死的话早就死了”的谚语训诫了。我们对那些“鸡养大了再吃”的行为是十分厌恶的,有些事要么一如既往地做下去,要么就金盆洗手回家冲茶泡沙发领工资吃福利什么也别干。当自己要表现的时候就开始“吃鸡”;当自己要成绩的时候就开始对“鸡”下手;当有任务来的就毫无征兆地磨刀霍霍向“鸡”堆。这成何体统?良心何在?信誉何存?威望何立?怨恨何解?或许“吃鸡”只是任务所在;或许“吃鸡”只是为了献殷勤、拿积分、得成绩、还人情、捧上级、练练手甚至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是对于“鸡”来说,这种“吃鸡”的作为不仅仅是惊悚的,还是令人费解和作呕的,一切的幻想破灭一切的好感重归于负值!再次焕然大悟,把重新变脸的行为看得一清二楚!对于翻脸比翻书快的做派以及没有诚意的本质体验得淋漓尽致。还敢再有幻想吗?这时候还存在丝毫的幻想都已然成为了一种傻乎乎的意淫。
在汕尾,“鸡养大了再吃”,是一种习惯。反正“鸡”跑不了,啥时候想吃了就吃,有什么喜庆事与贵客来访就“吃鸡”,需要昭彰自己的功德和成绩了就“吃鸡”……所以“吃”与不“吃”全盘在股掌之间拿捏着,“鸡”的生存与财运哪有自主权?哪有情分与温情可讲呢?把“鸡”养大了再“吃”是个习惯,这是一个令人窒息且极端鄙视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