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2-1-30 08:55 编辑
对于当前乡村来说,除了人口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更突出的现象,那就是空心化趋势。相比较于城镇的繁荣,产业的落寞让乡村的“离心力”越来越明显。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农业生产活力的衰减;二是农业市场活力偏低。
首先是农业生产方面,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加速,农业生产越来越不受到重视,这个主要是由需求导向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力的偏低表现在一方面是年轻人的流失,另一方面是产能的下降。
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土地承包的热衷,目前农村的土地承包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一部分承包的形式转型走向了农产品原料加工,这些个人或集体会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集中式生产,集中式的输出,换句话说,这些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了企业模式。这种模式下,农民参与的程度并不是最直接的,这些企业配备有专业的员工和团队负责生产,因此,乡村里的年轻人参与的热情并不是非常高,久而久之,由乡村人直接参与生产的次数就会逐渐走低。
另一方面是土地的用途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通过租用农村土地,来大搞旅游产业。这些旅游产业中,农村人口直接参与生产的数量并不多,就算是直接参与的,也不过是景区需要的“摆拍”。
第二个因素是乡村市场活力偏低。事实上,乡村市场的发展活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市场经历了多个阶段,随着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乡村市场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一方面,受限于生产方式,乡村市场的转型发展稍显滞后,生产转销售是当前乡村市场的最直接的运作方式,这样的市场运作模式较为单一,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大,一些地区积极推动的转型,也因为乡村居民意识和生产方式的制约,导致转型的速度较慢。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的转型是有一个阵痛期的,在这个阵痛期里,多数人其实并不愿意去“冒风险”,毕竟传统的市场运作方式带来的效益是直接且稳定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收益少,但收益少好过收益没有,一些乡村在前进道路上始终是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外部力量参与少。乡村市场的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这样的市场规模是很小的,参与整个市场经济运作的概率也是很小的。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市场模式,这样的市场模式,基本上很难吸引外资的注入和外部企业的参与,除了一些东南沿海乡村之外,深居内陆的乡村都很难有外部资金和企业乐于入驻到乡村中去。
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乡村发展就一定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而是提倡的是尽最大可能提振乡村的市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