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疫情防控中的“速度”与“温度” 3月18日,相关部门通报:城区3月16日、17日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核酸检测采样384372份,结果全为阴性。这意味着本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一时间,群众多日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开了。
凤山妈祖文化广场核酸检测现场。
疫情发生后,城区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与广大群众火速加入“战斗”。大家可能彼此间未曾谋面,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结下了“过命”的交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一句句“加油”,一声声问候,都传递着温暖与信心。
在各个隔离管控区域,工作人员全力做好隔离人员的各项保障工作,想尽千方百计满足隔离人员的合理需求,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许多管控人员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焦躁不安变为理解配合的自觉行动者。
晚上12点,选调生志愿者依旧坚守在管控区路口,席地而坐处理数据。
党员志愿者帮助老人登记核酸检测信息。
烈日下,志愿者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群众打伞。
全区社会青年积极响应号召,纷纷签下请战书,在短短时间内组成了一支由1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青年战疫突击队,奔赴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参与核酸采样点秩序维护、健康码查验、体温测量、信息录入、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保障检测队伍井然有序。帮助老年人登记信息、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为老人撑伞……;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奔赴各核酸采样点,全力加快核酸采样、检测工作,甚至把核酸检测“做到家”,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特殊群体检测;33个区直机关单位203名党员干部纷纷下沉至98个村(社区),在各核酸检测点助力全员核酸检测、上门入户宣传发动等工作。各级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打头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夜幕降临,前来核酸检测点排队的群众越来越多,黑夜中的白衣天使,闪动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稳定操作着手中的棉签准确采样。“我们是勇敢的孩子,叔叔、阿姨们都不怕,我们更加不怕。”在采集点现场排队做核酸检测的孩子们,面对大白服+大蓝服,他们不时对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比个爱心的手势或者道一声“谢谢”……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让人为之动容。
连续不断的工作后,疲累的医护人员席地而睡。 ​战疫一线工作人员彻夜坚守,席地吃饭、休息,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感动了许多市民群众。工作人员连续奋战在岗位上几个小时,脱下防护服,衣服上浸透了汗水。摘下手套,手已被汗水泡皱。“你也累了,咱们调换下,我来替你,你先休息下。”“我没事,看看其他有需要的同事,让她们休息下。”……“你还没吃饭,我来替你!”“没关系,让其他同事先去。”……他们的辛苦,群众看在眼里,也铭记在心。在核酸采集点,有爱心市民、企业自发赶来送上饮料和食品。“他们很辛苦,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待个几小时,看着都心疼!作为群众,我们也要力所能及地配合他们、支持他们。”
在这核酸筛查“闪电战”里,城区上下迅速响应、全面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到这场同时间赛跑的疫情防控硬仗中,共同努力抢筑全民健康“防护墙”。 来源:汕尾日报 编辑:沈丹萍 林楷粤 责编:黄浩洋 朱钧港 编审:黄文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