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山郭,蚝田棋布,白鹭翔集,宽敞的水泥村道,错落有致的楼房,花艳树绿环绕下的水阁栈道、蚝壳墙、彩画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近日,记者走进长沙湾南畔城区红草镇晨洲村,置身其中,如入画境。 近年来,晨洲村因地制宜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走出了一条蚝乡美丽、蚝水清净、蚝业增效、蚝民富裕的生态立村之路。晨洲蚝堪称蚝中“贵族”,其闻名遐迩背后是生态环保与乡村振兴的和弦强音。2020年底,该村被授予“广东特色产业名村”荣誉称号。去年,该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最是欢乐“起蚝”时。
因由 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蚝味虽可口,所美不易遭。抛之还土人,谁能析秋毫。”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一首脍炙人口的《食蚝》诗流传至今。 生蚝,是大自然的馈赠。而蚝中“楚翘”,非晨洲村所产的晨洲蚝莫属。晨洲蚝以其肉鲜嫩肥美、肥硕珠圆、肚白耳黑、酥甜无粕而闻名于世。在2019年广东省产品展销会上,晨洲蚝受到国内外食品专家一致称赞,被誉为“生蚝皇冠上的明珠”。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事,因晨洲村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环境等因素,天造地设般成为晨洲蚝的“摇篮”。 晨洲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长沙湾中游,北部是海丰县城出水口,汇集三江淡水,南部是长沙湾海口,天然的咸淡水交界处,湾内两侧是鱼塭和滩涂。有专家科学检测,晨洲村水质优良,海上浮游生物丰富,附近无污染源,各种自然条件优越,是生蚝最佳生长的水域。 晨洲村养蚝历史悠久,当地村民依托天然的海水资源,勤劳讨海,世世代代以养蚝为生,经历了“条石——棚架——浅海吊养”等养殖模式。晨洲村陆地面积只有0.45平方公里,但生蚝的水上养殖面积却已达到12平方公里。 生蚝是一种滤食性双壳贝类,以水环境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和有益菌等有机物为食。据农业专家介绍,养蚝不需要投喂饲料,养蚝本身不污染水环境,而是将水环境中的悬浮有机物转化为贝壳和蚝肉,经蚝的收获将水体中的碳、氮、磷等物质带出水体,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久而久之长沙湾的水质变清变美了。而要养出质量好的蚝对水质也提出了高要求。因此,蚝民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此“良性循环”,使得晨洲村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加美。
蜕变 “两山”理论的生动践行
“蚝水不干净,生蚝就不劲。”这是晨洲村蚝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思是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确保养殖出来的晨洲蚝质量上乘。在第三方检测晨洲村附近海水报告中,多项数据表明,晨洲蚝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相当好。然而,曾经的晨洲村,资源匮乏、村民生态意识差,村庄因无序养殖生蚝而变得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晨洲村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近年来,该村把“党建+”与“生态+”有机结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兴村”,发展“公司+基地+股民”养殖产业,以“蚝情万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依托,形成“一村一品”产供销一体的蚝产业链,推动“蚝”农旅乡村游越来越火热,让蚝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该村通过“组织强村、共建强村、发展强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设置“党员商铺”“党员蚝田”“党员志愿岗”,落实“民情地图”“一标三实”数据采集,以“党建+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生态观光+蚝文化推广”,打造“蚝情万丈”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同时,完成了道路及环境综合整治和蚝情客厅(驿站)、蚝文化产业展示园以及鹭家蚝门、生态停车场、钓鱼台、观鹭台、蚝情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竹影蚝幽、海湾平台等景观点建设;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从用好专项资金、用活挂驻单位资源入手,引入项目资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村巷道升级改造和硬底化、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污水终端处理建设和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完善村庄公共服务。此外,聚焦“八个美丽”,以水上蚝乡风情为主题,建设集乡村风貌展示、水上休闲娱乐、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进一步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管控、风貌提升等各项工作,推进清理杂草、拆除老旧危房、补绿复绿、污水处理等工作,有序推动150间农房风貌提升,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绘制大量“蚝乡”特色壁画,把蚝养殖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宣传晨洲蚝的同时,让更多游客了解蚝文化,打造白鹭与蚝民、游客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好山好水,绘就晨洲村发展新景。
振兴 走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在冬日暖阳下,游客漫步在村里,吃着肥美的“晨洲蚝”,海面上的白鹭如约而至,与游客同欢共乐,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整治提升后的村容村貌,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感受的同时,也擦亮了蚝乡美丽乡村这块“金招牌”,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网红”乡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美富”的华丽转身。 “只有晨洲蚝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好了,才会有蓬勃发展的资本。”晨洲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黄智明说道。该村通过兼顾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晨洲的乡村文脉,大力推进景观提升建设:融合晨洲独特的元素生蚝与白鹭来展现岛村独特的产业与生态优势,完成了晨洲村村标主入口改造提升建设;围绕300多年的老榕树以及周边环境,打造集岛村历史根脉、商业休闲、文化集市、创客中心于一体的榕树记忆广场…… 该村通过“1+12+N”蚝养殖产业化联盟带动蚝产业发展,并整合资源,邀请专家团队开展蚝养殖技术培训,逐步实现生态化养殖、精细化加工;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优势,借助网红效应、流量资源等元素,在网络平台推广晨洲特色美食店,打破传统营销方式,打造晨洲网红点,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消费,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晨洲村蚝产值高达5.6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7万元。“生态+”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成为晨洲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也成为推动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真实写照。
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张文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