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红海湾民政部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真抓实干办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加快推动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民政部门。
聚焦民生底线 基本兜底“更有力” 红海湾民政部门全面落实市十件民生实事,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困难群体补贴保障水平。
今年来,该部门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升行动,主要包括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提高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目标计划城镇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924元提高到961元、城镇低保补差水平从每人每月710元提高到739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684元提高到732元、农村低保补差水平从每人每月476元提高到510元。
据介绍,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按城乡低保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现行救助供养标准的要求,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479元、1095元提高到1538元、1172元。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313元提高到1359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188元提高到19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每人每月252元提高到261元。民政部门把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好,进一步增强了特殊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之前的厕所是蹲厕,老人家蹲下身子很不方便,现在政府帮我们换成了座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东洲街道东三村的村民蔡阿姨表示,家里不但厕所翻新了,工作人员还给她家增添了饭桌等家具,并把家里老化的电器和电路修理好了。 聚焦老有所养 养老服务“更健全” 养老问题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热点问题,在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红海湾民政部门出台《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2023年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方案》,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通过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深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等5方面,补齐居家养老服务短板。家住东三村的陈伯因腿脚不便,是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的重点对象,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工会定期到其家中慰问,了解他平时的一些生活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据介绍,目前对陈伯家中适老化改造已完成房屋的建设改造、电器维修保障等工作。陈伯对新改造后的卫生间和新安装的热水器表示很满意。
此外,红海湾民政部门积极推进福利机构建设,实现区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100%覆盖。同时持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连续2年在开发区每年选取1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作为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今年来,红海湾民政部门还加大力度推进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印发《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工作要求。今年开发区适老化改造计划112户,目前已完成了37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另75户适老化改造任务正在依法依规走招投标程序中。红海湾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下来,红海湾民政部门将根据“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把惠民政策落实好,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