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7483|回复: 0

[论汕尾] 在切糕上理解为何工厂少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5 08:43:0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几年前我刚踏出社会就被切糕上了一节生动的人生课。明明是选修课,我却弄巧成拙学按必修课付了学费。那时候刚到深圳,看到有人贩卖一种从没见过的食品,后来才知道,这东西叫切糕。于是我便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询问价格,当时老板告诉我的价格并不高,结果切下来就要了我一百多块钱。


二十几年前的一百块钱购买力远比今天等额钞票的价值,当我正要争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若干陌生人包围起来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只好交了一百多块钱,权当是买个教训吧。我当时能脱身已经算是走大运了,而同样购买切糕的故事在我被“上课”的前后不断上演着,直到切糕这东西没人再相信、没人再敢靠近和购买。这种“切糕精神”其实讲的就是一个诚信、一个公平、一个信任的故事。由这种“精神”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切糕效应”。


“切糕效应”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一个东西也好、一个项目也罢;一个人也好、一个地方也罢,不能在需要别人来买、投资、合作的时候就花言巧语的哄,各种画大饼、情感牌满天飞,到了别人已经下单了、进驻了就一刀切下,最后强买强卖。而买家发现上当受骗了还不让讲理,苍蝇飞过都得留下翅膀,变着各种戏法让人难堪,无法抽身,最后只得撂下财富灰溜溜走人。如此没有诚信、失去人们的信任,以后还怎么混?切糕有现在无人问津的场面不就是长期以来自个儿造的吗?


2023年的热门话题中有一则是关于某省某市有一座民企搬迁的新闻很能展现什么是“切糕效应”。该民企之所以离开原来的地方就是承受不住各种所谓的检查、干扰,罚款等等事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新闻报道中的字里行间中以及新闻的评论里不难看出他们办企业这些年栽在吃拿卡要的苦楚。讽刺的是这些苦楚不是源于生意而是来自于没完没了的额外消耗,今天这一批人来参观;明天那一批人来指导;后天又来一些人学习……隔三差五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三天两头的这种证看看那种材料要办……生意上的对手还有经营上的环境没有把企业打垮,企业却被厂区之外的后方轮流拖垮,他们跑是为了自保,头也不回的跑就对了!有些工厂已经建设好了,机器设备也已经搬进来的,还得跑路。别的投资者看到这样的结局,他们还敢来投资?


为什么很多厂缩小生产规模甚至沦落到小作坊级别呢?为什么很多厂搬迁了?为什么很多厂丢下所有的设备结业了?我们看到很多厂房空空如也!看到很多本应该是高楼林立的厂区,围墙内长草成林……若要总结原因,“切糕效应”就是根本。看那东莞为何能成为遍地是工厂的大城市?个中缘由都可以在切糕中品尝出来。当我们看到很多家庭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去给外市甚至外省贡献GDP我们就一点儿不心痛这些在外漂泊的子弟们吗?如果在家的附近就有合适的工作,他们也就不用在外打工了,可理想往往是那么的骨瘦如柴,现实又那么的捉襟见肘呀。


从前的“切糕精神”让无数投资商却步,如今的“切糕精神”已然升华为“切糕效应”,那就更无法挽回天下资本所有者们的情感和信心了,没有谁不担心投资打水漂的,更没有谁愿意眼看着兜兜里的钱花在形式、腐化之上。某些在外事业有成的乡贤皆观望更何况信息灵敏、为人精明、精打细算的投资者们,哪怕只是捕风捉影也不敢尝试了。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收入要与工作程度相符合
[三唯论点] 知道跟飞扬跋扈惯了的人说话有多难吗
[三唯论点] 忠告,这是忠告
[三唯论点] 吃了不会主动宣传的亏
[三唯论点] 海水倒灌,我们想到了什么
[三唯论点] 躺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