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华为招聘发文称将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校、专业、学历,但需在数理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特别建树,且有志成为行业技术领军人物。 2019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EMT的一段讲话中提到,从全世界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次年再招200-300名。这批“天才少年”年薪都在百万级别,最高超过200万元。 今年是“天才少年”计划实施的第五年。近年来,华为不再对外公布“天才少年”的具体名单,但通过新闻报道,可窥见天才少年们的选择和坚持。 2024年华为“天才少年”招募计划开启。图/华为招聘 【1】有人入职3年发表6篇论文、3篇专利 公开的“天才少年”最新消息显示,今年1月,“天才少年”姚婷在华为内部社区发表一篇自述。2020年8月,她博士毕业后通过“天才少年”招募计划入职华为,从事与云储存类相关工作。 姚婷提到,入职三年来,她利用项目间歇,累计主导或合作发表了6篇论文、3篇专利,组建了一支实力过硬的云存储骨干团队。她和团队一起构建了华为云首个高性能分布式并行文件系统SFS Turbo,并不断进行系统升级。 作为早期入职的“天才少年”,姚婷获得了140.5-156.5万元的承诺年薪。而2019年入职的“天才少年”钟钊则获得了182万-201万的最高档承诺年薪。 公开资料显示,钟钊在入职后同样不负众望,仅用不到1年,就带领团队把AutoML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实现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突破。钟钊在自述中提到,由于手机上的光源器件很小,但又需要它达到单反相机的效果,所以部门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用算法来弥补光学的不足,实现手机拍照超越单反拍照的效果。 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网站列出了希望应聘者前来挑战的6大课题,包含联接、人工智能、智能终端、云计算、智能汽车、数字能源等。 “天才少年”招聘需求。图/华为招聘 近几年入职的“天才少年”均在这6大领域有不同建树。2019年入职的李屹,在华为主要负责软件与操作系统形式化验证,作为一名形式化验证工具的架构师,日常工作就是把形式化的安全带到操作系统,以及各种软件之中。 2020年入职的刘大一恒加入了华为核心研发团队-云语音语义创新LAB,参与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探索与突破。同年入职的张霁从事AI储存架构研究,成为华为苏黎世研究所存储首席科学家。 【2】有人离开华为创业,做出机器人、投身AI 彭志辉是最有名气的“天才少年”之一,入职前,他作为科技UP主,经常将自己的小发明做成视频发布,在B站上拥有250多万粉丝。 2020年,他通过七轮面试顺利入选“天才少年”计划,成为计算产品线昇腾部门的一名算法工程师,主要方向是AI边缘异构计算领域。据媒体报道,彭志辉在任职期间表现非常好,好几次的绩效全是A,还获得了华为的明日之星、总裁奖、金牌团队等奖项。就连任正非本人,也在公开演讲中难掩对他的赞许。 但2022年底,彭志辉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离职,开启新事业。消息一出,立刻登上热搜,让华为面临“留不住人”的疑问。 去年2月,彭志辉的创业项目智元机器人在上海成立。天眼查信息显示,去年8月,智元机器人获得自成立以来的第三轮股权融资,由沃赋创投、深圳市奇煜投资有限公司、比亚迪、蓝驰创投进行参投。今年6月,该公司与科大讯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期离职的还有首届“天才少年”李博杰。据媒体报道,李博杰于2019年入职,做算力相关的工作,3年后升到项目组的副首席专家,带着二三十人的技术团队,年薪也从入职时的200万元涨到了300万元。 2022年底,ChatGPT的问世影响了李博杰,他决定离职,做AI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于去年7月成立公司做AI模型搜索引擎相关研究。 【3】有人放弃百万年薪去高校任教 有些“天才少年”最终选择去高校任教。 九派新闻注意到,2021年,周满在武汉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如今,周满在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担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他在个人简介中写道,长期关注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各种新颖身份认证和感知通信系统,并研究其中的安全问题,近期侧重于研究面向智能全场景下的终端设备身份认证安全、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安全等方向。近年来,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去年4月,复旦大学发文称,曾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作为第一代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专家,在华为担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DS)的研究科学家和技术负责人的丁文超加入复旦大学,进入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院。 此外,西北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副教授邵典也在个人简介中写道,曾在2021年入选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披露一篇《擦亮火花、共创未来——任正非在“难题揭榜”火花奖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其中提到“天才少年”的离职问题,任正非表示:“我们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发挥他的长处,就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