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5-7-13 12:13 编辑
周末,对很多人来说:还沉浸在晨光的睡眠中。夏日早来的晨光漫过飘窗时,芬姐的钢笔尖正在会计习题册上沙沙游走。五十有五的年纪,指尖却还带着新磨出的薄茧——不是操持家务的那种,是反复握笔、翻书蹭出的,匀匀地覆在指腹,像层半透明的铠甲。 退休证安安静静躺在书桌一角,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旁人退了休总爱说“该享清福了”,她却把书房收拾得比在职时还规整。CFA教材码在左手边,蓝皮的会计准则解释指南摊在正中,红笔勾出的重点像一簇簇火苗,在纸页上跃动。“新收入准则改了好几处呢,”她对着视频课里的老师点头,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不跟上,脑子要生锈的。” 午后的时光分给英语和歌声。她学的不是年轻人爱用的缩写俚语,而是对着商务英语教材一遍遍练发音。“这个单词重音在第二音节,”录音笔里存着自己的朗读,回放时皱着眉纠正,“像打拍子,错了就不好听了。”歌声是给阳台的绿植听的,《我和我的祖国》唱得不算专业,却带着股认真劲儿,尾音微微发颤,倒比原唱多了几分朴拙的热乎气。 傍晚必定是属于运动的。小区花园里,她的八段锦打得有模有样,只见她的动作柔和缓慢,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伸展、扭转和放松。遇见遛弯的老姐妹,总有人笑她“活成了教科书”,她三句不离本行:“两手托天理三焦等动作,可拉伸脊柱和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身体酸痛。”汗水浸湿的运动衣贴在背上,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株努力向上生长的树。 其实她不是没想过清闲。刚退休那阵,也试过蜷在沙发上看一整天剧,可夜里总睡不踏实。直到重新捧起书本,指尖触到纸张的纹路,心里才像落了定盘星。有人说“都这岁数了,学这些有啥用”,她却在笔记本扉页写:“不是为了有用,是为了心里亮堂。”大概这得益于芬姐少年时代嗜书如命的结果把,从小说到传记,从历史到哲学,她都读得津津有味。芬姐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面,不亚于中文专业本科生的阅读量,甚至一些研究生的阅读量都没有她多。 夜渐深时,书房的灯还亮着。台灯下,她正在阅读佛学书籍。最近,芬姐参加“读书会”,喜欢上阅读佛学方面的书籍。窗外的月光淌进来,落在摊开的佛学书上,那些一般人读起来格外难懂的佛学,在文学功底深厚的芬姐面前,竟是那么的顺口顺心,一点障碍都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在夜色里闪着温润的光。 这世上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天赋异禀的传奇,而是平凡日子里不肯褪色的热忱。就像芬姐这位五十多岁的妇人,用钢笔尖在时光里刻下的印记,每一笔都写着:生活的精彩,从不由年龄定义,只在于你是否愿意,永远向着光亮处生长。而对任何人而言,读书,可以帮助你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价值。通过阅读,你可以学习新的技能,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让你成为一个更加独立、自信、有魅力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