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5083|回复: 0

[论汕尾] 一盏红绿灯下的民心温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 09:41: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我曾赴惠州某镇访友,夜宴既散,已逾亥时。月色如练,倾泻在镇口新铺的柏油路上,将三人的影子拉得颀长。同行者除了相熟的友人,还有其在当地交管部门任职的朋友的朋友阿昊,于我而言,此人不过是萍水相逢的熟客,兼之平日与体制内人士交集寥寥,他的同行,我既无欣然之态,亦无抵触之情,只作寻常际遇。


朋友做东,请我和阿昊吃“大餐”,席上,众人皆以茶代酒,未有半滴沾唇。出了饭店门,晚风裹挟着路边大排档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斜对面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亮着一排警灯,红蓝交替的光芒在夜色中划出规整的弧线。阿昊轻描淡写地说:“是查酒驾的同事,等下我来打个招呼,直接过去便是,省得耽误时间。”友人却握着方向盘摇头,语气笃定:“咱们既未饮酒,证件也一应俱全,未曾越雷池半步,何须通融?该检查便检查,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深以为然,规矩本是为守序者而立,若因相熟便寻求特例,反倒失了对规则的敬畏。


车辆缓缓驶入检查区域,一名身着反光背心的交警上前,手中的酒精测试仪泛着冷白的光。友人依言俯身吹气,仪器发出清脆的“嘀”声,屏幕上跳出“未饮酒”的字样。车窗降下时,我和友人异口同声道:“深夜执勤,辛苦你们了。”那几位交警闻言,原本严谨的神情瞬间柔和下来,连忙摆着手笑答:“不辛苦,只要大家配合,这点累算不得什么。”阿昊也探出头,与相熟的同事寒暄两句,几句家常般的问候,让严肃的检查现场多了几分人情味。


车子驶离检查点,后视镜里的警灯渐渐缩小成一团模糊的光。阿昊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感慨:“我们这行,最怕的不是深夜寒风也不是烈日暴晒或者节假日无休,而是老百姓的不理解。就像今晚你们一句‘辛苦’,我那些同事心里肯定暖烘烘的,再累也觉得值。”这番话如同一颗石子,在我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我忽然想起我们的汕尾,常有街坊邻里谈及交警执勤,言语间总带着几分戏谑与贬损。有人抱怨查酒驾耽误了回家的路,有人揣测抓飙车是为了“创收”,即便明知这些举措是为了守护道路安全,也鲜少有人愿意说一句体谅的话。其实只要自己没喝酒,怕查酒驾干嘛?只要自己证件齐全走到哪里都光明正大,有必要贬损别人吗?更何况人家干的正是利国利民的本职工作,不理解归不理解,最关键是别对他们的工作胡思乱想!


为何同样是为了公共安全的执勤,两地部分民众的态度却相去甚远?或许有人会说,曾遭遇过个别执法者的生硬态度,或是听过某些负面传闻,便对整个群体产生了偏见。可即便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也该明白,深夜在路口坚守的交警,是为了阻止酒驾者驶向悲剧,守护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凌晨在街头巡逻的民警,是为了驱散潜藏的危险,给我们缔造一个祥和安稳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工作,是在为每一个行路人筑起安全的屏障,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诚然,任何行业都难免有个别失范者,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整个群体的付出。就像惠州那夜的月光,既照亮了交警们反光背心上的条纹,也照亮了普通人与执法者之间相互理解的缝隙。若我们总能像那晚一样,对坚守岗位的人说一句“辛苦”,对规则多一分敬畏,或许冰冷的制度之下,会流淌出更多温暖的民心。


毕竟,一盏红绿灯的亮起与熄灭,不仅关乎交通秩序,更关乎一座城市的温度。当我们愿意停下脚步,对深夜执勤的人报以微笑与体谅,便是在为这座城市的温暖添砖加瓦。而这份温暖,终会化作照亮前路的光,让每一个行走在夜色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踏实与安心。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浮世赘业,附庸与免责的道具
[三唯论点] 我们身边的一些所谓工作是从安身立命到价值沉
[三唯论点] 巷口的“勇者”与道路的白痴
[三唯论点] 古代子女随母姓的特殊情形及古今之辨
[三唯论点] 省着点花吧
[三唯论点] 会让车跑,不等于会驾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