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6759|回复: 0

[论汕尾] 茶烟尚暖,俗态已凉,说说汕尾早茶里的“逐客”乱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8 22:15:2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晨光微熹时的茶楼,本是烟火人间最温柔的角落。汕尾人的早茶时光,该是蒸笼里飘出的椰蓉包的椰香漫过鼻尖;是清蒸排骨的蒜香味在舌尖打转;是亲友围坐的欢声笑语,也是普洱茶香以及姜醋蛋酸甜汤的醇厚交织,将平凡日子的暖意细细煨煮。可如今,这方寸茶桌间的惬意,却总被一些不速之客的一声问询撕碎,那句“请问你们快吃饱了吗?”令人无比反胃!这是大厅里满座之后那些找不到空闲餐桌吃早茶的人最令人厌恶的询问!


抬眼望去,桌案上不过三碟残点,五人围坐的茶席里,茶汤尚温,筷箸未停,分明是意犹未尽的光景。可那问询的目光,掠过杯盏,掠过谈笑,直直落在空了大半的碟盘上,眼底藏不住的焦灼与催促,像一根刺,猝不及防扎进这场欢愉里。他们是茶楼里的“游魂”,揣着无处落座的急切,在桌席间逡巡,以“关心”为幌子,行“逐客”之实;以“询问”为遮羞布,将他人的茶歇时光搅得鸡犬不宁。我对这样的人是十分反感的!他们的无礼!他们的自私!他们的低素质,让我们的食欲全然消失!


这般行径,何止是失礼,简直是对早茶文化最粗鄙的亵渎!早茶的精髓,从不是风卷残云的狼吞虎咽,而是慢品细酌的闲情,是亲友相聚的温情,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雅致。可在汕尾的茶楼里,这份雅致却被异化成了“碟空即散”的催促所搅黄了!仿佛杯盏未冷、余味尚存时,只要桌面稍显空荡,便成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原罪。那份探问,哪里是关心你饱未,分明是嫌你占了他们的桌、碍了他们的眼,是赤裸裸的“请你快滚”!


更令人齿冷的是,这般乱象背后,藏着酒楼管理者最自私毒辣的算计。他们对此视若无睹,甚至暗自纵容,毕竟食客走得越快,翻台率越高,银钱便赚得越欢。在利益的天平上,食客的体验轻如鸿毛,赚钱的欲望重若泰山。他们丢掉的,何止是服务业该有的温度与体面,更是对本土文化的敬畏与守护,还有对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的展示。早茶本是汕尾人刻在骨子里的生活仪式,却被这般急功近利的算计,熬成了一锅充满铜臭味的“速食汤”。


放眼他处,早茶文化早已沉淀出文明的底色,广州的茶楼里,茶客可从晨光坐到正午,服务员添茶续水时只余温柔;顺德的茶居内,亲友围坐慢谈,无人会因桌案稍空而贸然打扰。唯有汕尾,将这份本该温润的文化,拖进了“弱肉强食”的蛮荒里。当茶桌变成了“抢位战场”,当问候沦为了“逐客令”,当温情被利益碾得粉碎,所谓的早茶文化,早已成了一具失了灵魂的空壳。


茶烟袅袅,本应暖透人心;可如今,茶香未散,人心已凉。这般令人作呕的风气,是汕尾早茶的耻辱,更是这座城市烟火气里最刺眼的一道疤。若连一方茶桌的闲情都容不下,若连一份相聚的温情都要被算计,那再鲜美的茶点,也品不出半分人间暖意了。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浮世赘业,附庸与免责的道具
[三唯论点] 我们身边的一些所谓工作是从安身立命到价值沉
[三唯论点] 巷口的“勇者”与道路的白痴
[三唯论点] 古代子女随母姓的特殊情形及古今之辨
[三唯论点] 省着点花吧
[三唯论点] 会让车跑,不等于会驾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