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2 08:56:56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龙津河已经不是独流入海了,是黄江水系的一部分,生态环境变化了。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09:26:41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5-1-2 10:06 编辑
暴雨时,县城内涝严重,鹿境等地成为泽国,平地洪水齐腰深,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沙湾两岸围垦鱼塭近乎失控,出海口堵塞,汛期排洪不畅,如果遇到公平水库开闸泄洪,情况更糟糕。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09:29:45
长沙湾,已经不象海湾了,更象是黄江下游河道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2 09:41:17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暴雨时,县城内涝严重,鹿境等地成为泽国,平地洪水齐腰深,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沙湾两岸围垦鱼塭近乎失控, ...
这就是急功近利,各顾各,眼光短浅造成的,因小失大,损失更严重。当年围垦之前,长沙湾是一片汪洋,石州亚洲等只是小小海岛。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2 09:44:02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0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长沙湾,已经不象海湾了,更象是黄江下游河道
正确!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09:59:07
清代时县志有载,妈祖圣诞之日,每年有大鱼游来龙山妈宫前,移时即去。
县志写的“大鱼”,有可能就是海豚,清代时海豚可以直入龙津溪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2 10:33:05
本帖最后由 林地理 于 2015-1-2 10:43 编辑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0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清代时县志有载,妈祖圣诞之日,每年有大鱼游来龙山妈宫前,移时即去。
县志写的“大鱼”,有可能就是海 ...
你相当熟悉海丰县志,谢谢你。龙山妈,位于龙津河旧时的龙潭岸上,明清远洋船都能进,何况海豚乎,是不是啊?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13:10:53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2 1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相当熟悉海丰县志,谢谢你。龙山妈,位于龙津河旧时的龙潭岸上,明清远洋船都能进,何况海豚乎,是不是 ...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从此以后,龙津渔唱,书本中寻。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3 10:51:59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2 13: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从此以后,龙津渔唱,书本中寻。
不,我相信有朝一日龙津渔唱会回来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势在必然!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3 10:53:30
大禹治水的精髓是疏,是中华民族治水的典范,而不是这几十年黄江流域违背天理的强行治理,裁弯取直,围海造田,围垦造塭,使黄江龙津河大液河三江出海口变成黄江下游河道了,完全破坏了三条江河的生态环境,连防洪功能都大为削弱,海丰县城的内涝,就是报应之一,还有肥美的出口海鲜等等,得不偿失啊.
林地理
发表于 2015-1-31 18:12:59
前些日子看到龙津古桥拆除重建方案的布告,心里一直隐痛,真的要拆除吗,能不能保留古桥风貌,或者明代桥墩修成石拱桥,不通汽车呢。今天路过发现龙津河水因久旱不雨又成了污水河了,能不能用有限的资金先彻底治理龙津河呀。估计建桥款是上边拨的,要是领导考虑民生,无妨想想。我是草民,人微言轻。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5 11:02:56
{:4_102:}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5 11:03:05
{:4_102:}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5 11:03:11
{:4_102:}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5 11:03:20
{:4_102:}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5 11:03:27
{:4_102:}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5 11:03:35
{:4_102:}
摩托车日记
发表于 2015-2-6 10:22:32
{:4_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