俦佬仇
发表于 2014-8-1 13:28:50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7-31 16: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先生拿出论据。繁荣汕尾海陆丰文化,更有力佐证和探讨。
我声明,我的论点不一定正确。
如果确是指陈炯明,那么”骑马去海丰“必定是写成”骑马返海丰“。这首民谣年代含义都是不明的。参加当年革命的人都从未提起过。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3:43:30
江湖夜雨身何去,收拾残衣返海丰(这二句是刚才写的)
则是来来去去,浮萍不定。
革命同志,所谓功过,需要由人民筛选。
正是陈炯明一样,毕竟他打了孙中山。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3:57:20
在高州。有一座亭子,是纪念「高力士」的。
不错,高力士是高州人,是天下第一阉官,内侍,他依附杨贵妃,为博妃子笑,动用人力物力,几万里路头,跑来广东高州摘一筐荔枝,拜倒石榴裙。
李白最讨厌就是此人。
今天设亭祭祀,叫天下读书人情何堪?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4:15:24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高州。有一座亭子,是纪念「高力士」的。
不错,高力士是高州人,是天下第一阉官,内侍,他依附杨贵妃, ...
哈哈,这叫斯文已扫地,铜臭熏乌心,笑贫不笑娼,礼乐全乱套。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4:21:00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江湖夜雨身何去,收拾残衣返海丰(这二句是刚才写的)
则是来来去去,浮萍不定。
打孙大炮又怎么样?我要是竟明先生,我也一样打他ND,而且更狠,可能要他小命。
今天有些人死抱CS大腿,我照样骂他ND。
最爱卡农~
发表于 2014-8-1 14:38:01
{:5_142:}{:5_142:}{:5_142:}{:5_142:}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4:40:31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孙大炮又怎么样?我要是竟明先生,我也一样打他ND,而且更狠,可能要他小命。
今天有些人死抱CS大腿, ...
家乡呀家乡。有勇气。
梅陇人(不说海丰人,大忌)几年前火烧香港入境处。
什么原因?你政府不给我身份证,我烧掉你50层楼。
有时个人英雄主义是恐怖行为。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5:56:15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4: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乡呀家乡。有勇气。
梅陇人(不说海丰人,大忌)几年前火烧香港入境处。
什么原因?你政府不给我身份 ...
哈,教授别那么那个好不好,海丰人就海丰人,没什么大不大忌,海丰人不是一些人想像那么的那个。
第一,我说陈打孙,那只是政见的不同,不属于个人英雄主义,更不是什么恐怖主义。
第二,你也说个人英雄主义有时是恐怖行为,既然是有时,那就说明不是全部都是,有本质的不同,个人主义是可防可控。火烧入境处,为什么要烧?你说不给身份证,也就是说你政府给了身份证就没有了火烧,可你为什么不给?但然你也可说不给你就可以烧吗?谁对谁错我不知道,这就考验政府的大智慧了,现在一证先行,多少婴儿拿不到出生证,又多少入学难等等,难道政府不知这也是可造成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吗,难道只有等到出现了才说什么个人英雄主义是恐怖行为吗?早干嘛去了?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4-8-1 16:04:58
拜读了,陈兄文中句句在理!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4-8-1 16:09:13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5: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教授别那么那个好不好,海丰人就海丰人,没什么大不大忌,海丰人不是一些人想像那么的那个。
第一, ...
家乡兄此番著论也是入木三分,精彩!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6:36:10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5: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教授别那么那个好不好,海丰人就海丰人,没什么大不大忌,海丰人不是一些人想像那么的那个。
第一, ...
家乡。哈哈
有天在海丰街头相逢,手下留情。拜托。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8-1 17:34:31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1 16: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乡。哈哈
有天在海丰街头相逢,手下留情。拜托。
不敢,不敢,若能遇到教授,那可是在下的荣幸,请你都怕教授不肯赏脸,再说给个天作胆也不敢对教授不敬。
教授不会是对海丰人真的有什么民偏见吧?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4-8-2 19:26:16
陈先生真是想多了,这首童谣和农民革命木有半点关系,说的是海丰的一些风土人情,海丰人姓陈,说的是海丰陈姓是大姓,陈姓人多,而不是特指一人。具我祖母所说,这是至少在她儿时就已经有的童瑶了,她是清末生人,民国还没建立何来海丰农民运动?至于后来的田仔骂田公那个应是改编自这童谣。潜水好久,偶尔冒泡,看到此贴赶紧回复,楼主想象力丰富,得赞。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4-8-2 19:37:54
骑马去巡田这一段说的是海丰的良田众多要骑马去才能看完。柳救应该是一种植物果实,成熟时两头红色。田边农民砍下的竹子,长的叫竹篙,短的叫竹筒。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4-8-2 19:43:33
红心姐做媒人这段讲的是媒人给一家人大房做媒,大房的杀猪,细房的人杀羊热热闹闹办婚事,也是一些民俗。这童谣硬是要和农民运动挂钩,个人觉得牵强。由于老人家早已仙游,据我儿时记忆所说,无从考证,欢迎提出不同见解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4-8-2 20:07:34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7-31 19:10
糊兄。
本人也有这种考虑。可能你提供的讯息是对的。
但从全文含接有断层。
非也,说的是海丰陈姓人多,走哪都有姓陈的,海丰人几乎姓陈。就是普普通通的童谣,钻牛角尖了。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4-8-2 23:15:44
今天才看先生略释「海丰人姓陈」民谣 。
「海丰人姓陈」应称之为《骑马去海丰》,是首反映民情风俗的民谣,与政治掛不上钩。谁是作者?从何代何年开始流传?目前尚无法定论。先生如此推测,精神可嘉,理论荒唐。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8-3 01:46:24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4-8-2 2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才看先生略释「海丰人姓陈」民谣 。
「海丰人姓陈」应称之为《骑马去海丰》,是首反映民情风 ...
荒唐?这就是你这班所谓学者的口吻「武断」
文化是在研究,我在说研究。我没有说他正确。
最低这是我的原创,没有断章取义,合乎于研究范畴。
那怕一首民歌,都有他的主题,并非一首民谣那么简单。
民谣,也是诗歌一种形式。学者们今天在研究「诗经」,那是荒唐。
红学者们在研究「红楼梦」,这是吃饱饭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