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明清名臣—姚氏双杰》内容之一
发表于海丰地情网一篇题目为《明清名臣—姚氏双杰》作者未考文章中:安微省名胜古迹采石矶留有清初姚恭题撰太白楼联一副。联曰:“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一时成为名联传诵至今。
真为姚恭所题撰??还是作者造假?
百度了一下:安徽采石矶太白楼联为姚兴泶所题。 当然,百度也常有假货:lol 佩服你的辩证精神。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28 13:22
佩服你的辩证精神。
上论坛,为求真理,辨是非。学习求学态度,无他求。向陈先生问好。 质疑《明清名臣—姚氏双杰》内容之二
文章中:“崇祯三年,姚敬与同窗彭光远、吕羽宸等参加省试,一起考中庚午科举人。”
查阅崇祯三年庚午乡试榜,未见彭光远与姚敬一起考中庚午科举人,难道是作者杜撰出来??
好。。应求证。。{:4_109:} 本帖最后由 红英 于 2014-10-28 15:17 编辑
质疑《明清名臣—姚氏双杰》内容之三
文章中:“崇祯八年(1635)农历四月,两广军门熊文灿指示惠州分守道洪云蒸、参将夏之林、潮州巡按陈承祖、参将张一杰等到海丰招抚海上义军刘香。时姚恭恰好返回家乡探亲,为协助朝廷平定骚囗乱和稳定桑梓的社会秩序,姚恭义无反顾地陪同当地诸位官员前往谢道山招抚刘香。岂知刘香假借投降之名,实施劫掠之计;用武力夹迫诸官员下船。虽事起仓猝,姚恭临危不惧,毅然地陪同诸官下船。迫于姚恭的崇高声望,刘香对姚恭不敢怎麽样,翌日早,在海上将其放回。”
根据叶良方先生主编《海丰县军事志》大事记记载:
崇祯八年(1635)春,广东右都御史熊文灿遣参将朱世勋领兵守海丰县城。夏四月,熊文灿令福建水师郑芝龙部与广东水师从东西海面夹攻刘香,在田尾洋诛杀刘香。
在1635年这个夏天四月。究竟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虚构姚恭故事呢?还是叶先生的军事志出现纰漏?
本帖最后由 红英 于 2014-10-28 15:20 编辑
文明上网 发表于 2014-10-28 15: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于姚恭和作者,能否留点面子给他们,楼主好象一件件脱他们衣服一样。
首先我声明,我在海丰地情网看到这篇文章,不知道作者是谁,上面没有注明作者,我也很是奇怪。
小女子,从头到尾对事不对人。学习文史而来。质疑之处,如有不对,请方家学者给予指正。感谢非常!! 红英 发表于 2014-10-28 15: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我声明,我在海丰地情网看到这篇文章,不知道作者是谁,上面没有注明作者,我也很是奇怪。
小女子, ...
向红英同志问好,从严治史态度,赞。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10-28 17: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向红英同志问好,从严治史态度,赞。
问好,陈先生。多多指教。 红英 发表于 2014-10-28 1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好,陈先生。多多指教。
姚恭、姚敬。
有人在网上指出有某些学者篡改历史,真乎?假乎?我对明史不感兴趣,很少看。 姚恭于天启二年(1622年)获壬戍科第三甲第68名进士。
后来,时光倒流,明万历戊午科(1618年)获广东乡试中式举人。
另一姚恭替身,于“崇祯三年,姚敬与同窗彭光远、吕羽宸等参加省试,一起考中庚午科举人。” 本帖最后由 陈宝荣 于 2014-10-28 18:18 编辑
如允许,请就治学参加海陆丰史许多问题进行论证。有如我最近在辨证“吴半县十八亭”,指出“南阳名胜”亭非吴半县所建! 本帖最后由 陈显兵 于 2014-10-28 17:51 编辑
痛哭江南老巨卿,春风揾泪为伤情。
无端天上编年月,不管人间有死生。
万垒白云遮故国,一堆黄壤覆香名。
回天无力随流水,流水滩头共不平。
此诗作于宋末元初,佚名,虽然相隔几百年,好似对我们家乡某些(史学家)而言。亲切。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10-28 17: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痛哭江南老巨卿,春风揾泪为伤情。
无端天上编年月,不管人间有死生。
万垒白云遮故国,一堆黄壤覆香名。 ...
有才? 作者叫陈有才!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10-28 17:26
姚恭、姚敬。
有人在网上指出有某些学者篡改历史,真乎?假乎?我对明史不感兴趣,很少看。
小女子对叶老师关于姚恭未阵亡降清论述观点十分赞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