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农村不读书,奈何奈何
汕尾农村不读书,奈何奈何汕尾教育本来就不发达,汕尾农村人本来就不那么喜欢读书。现在汕尾农村,精英外出的外出,进城的进城,留在农村的,觉得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农门不再爱读书。因为农村人发现读书既找不到铁饭碗,也不能改变命运,这样的读书自然无用。过去只有读书升学才能离开村庄、留在城市,现在做生意、打工都有可能,何况读书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相对较高,农民的实用理性则会在“成本—收益”的投资决策中,从行为上强化“读书无用论”思维的形成。 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论盛行,而是无用的读书太多。是现在一些无用的读书,才导致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目前在汕尾(其实也是全国),从农村到城市,使用的是同一套教学大纲,通行的依然是选拔性的应试教育,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升学,跟农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关系。这时候,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考上学校,如果能考上学校就有用,考不上学校就没用。但升学并不是所有农村学生的选择。特别是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和计算的能力,枯燥的应试训练对他们没有实际用处。如果他们觉得自己考普通高中无望,那随之而来的厌学情绪和放弃学习的状态可能更严重。同时,由于专心读书,考不上学校的落榜生可能不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或者体力,很难再在农村生活下去,但去城市发展又少了一些必要条件,这样,读书就显得“无用”。 如果能学以致用、解决工作,甚至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读书就容易被认为是有用的。但这样的教育,在农村真可谓凤毛麟角。所以,我们呼吁:打开学校的围墙,发展学生个性,真正让农村孩子成为一方有用之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社区化、生活化,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2015年11月16日
打开学校的围墙,发展学生个性,真正让农村孩子成为一方有用之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社区化、生活化,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果能学以致用、解决工作,甚至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读书就容易被认为是有用的。 静养 发表于 2015-11-16 11:58
打开学校的围墙,发展学生个性,真正让农村孩子成为一方有用之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社区化、生活化,让 ...
这个建议好 {:5_142:} 静养 发表于 2015-11-16 11:58
打开学校的围墙,发展学生个性,真正让农村孩子成为一方有用之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社区化、生活化,让 ...
说得很好,但很难落实 银玫瑰 发表于 2015-11-16 12:46
如果能学以致用、解决工作,甚至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读书就容易被认为是有用的。
理想是美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银玫瑰 发表于 2015-11-16 12:46
这个建议好
好是好,但如何落实呢? 满堂红 发表于 2015-11-16 13:46
说得还好,也顶一下{:5_142:} 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考上学校,如果能考上学校就有用,考不上学校就没用。 升学并不是所有农村学生的选择。特别是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和计算的能力,枯燥的应试训练对他们没有实际用处。 {:5_142:} 打开学校的围墙,发展学生个性,真正让农村孩子成为一方有用之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社区化、生活化,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改革从教育开始,教育又是改革中其中一大败笔。 现实中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无用的太多。例如:英语、化学、物理等,特别是英语,千人一面,多少学生浪费了青春和精神,死记硬背来应付考,到头来几个人能用上呢?多少人因为一科不合格毁了一生前途。陈景润如果要过英语一关,恐怕中国就少了一位数学家了。
是时候,我们的教育该反思了,为什么这些年道德滑波?中国的传统文化(孔子文化、中医、弟子规、道德经)丢在一边。西方国家如获至宝学习我们的中国文化,我们却让孩子拼命去学习现实生活中用得很少的东东!长此以往,教育走向畸形是必然的后果。 看完文章,终于知道汕尾的教育为什么一直排尾了。当外面所有人都按现有的规则抓教育时,我们非要不按规则办事,而且还要把这种意识灌输给自己的孩子,最后却要求要在现有的规则下取得好的升学率,要求孩子考上好的学校,难道不觉得很可笑吗?
另外,学能不能学以致用老师没办法交,要看学生自己。想着把孩子放学校,出来就是个科学家或者就能赚大钱养家的,还是洗洗睡吧。 都看钱。而且汕尾农村经济凋敝萧条,无奈无奈! 如果能学以致用、解决工作,甚至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读书就容易被认为是有用的。 实力派 发表于 2015-11-16 22:27
现实中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无用的太多。例如:英语、化学、物理等,特别是英语,千人一面,多 ...
说得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