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谈汕尾教育落后原因——教之弱 官之惰(二)
教之弱 官之惰所谓“千难万难,知难者不难”。只要能细化原因分析,抓住问题要害,在我们的制度优势下,办法总是有的。仔细分析,其实落后地区的教育长期举步维艰的要害在于政绩观,在于干部,这可以叫做:教之弱,官之惰。 在落后地区工作,是很考验人的,考心境,考耐力,考脸皮,考功夫。为什么?当干部最大的满足是成就感,出政绩、树口碑,是从政者第一心态。但偏偏在落后地区,条件艰苦、财力有限、矛盾重叠,想做成一件事,难如登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了,自以为得意.拿到珠三角一比,根本就不算什么。久而久之。人就疲了,心就寒了。 但是,人总是要干点事的。那么,干点什么事来交差呢?千头万绪选择什么来干呢?这就涉及政绩观问题了。在以往,办学、治水、修路是“三大德政”。韩愈在潮州才干了八个月,办了两件半事,从此山水都姓韩,主要是因为抓了教育和水利两个要害。而现在,事太多、责任太杂、政府包揽太多,于是干部也就很会用一种实用主义政绩观来作工作筛选,拣顺手的、有点意思的来做。譬如,招商引资,拉个把老板来办企业,既可以出GDP,又可以出财政;又譬如,东挪西借,上求下凑,弄到一笔钱,上马一个工程,自己好歹留下个硬件给后人看;再如,找老板,找乡贤,化缘一点钱,集中办一件立竿见影的公益事业,但很少花在见效迟缓的教育上。这方面基层的干部也有很多苦衷,上头千根线对着基层一个针眼。如果没有硬制约,教育在基层干部的功利取舍中必然被边缘化。 不少基层干部有时间爱与老板泡在一起,不爱与校长、教师泡在一起。有好的地块愿意给企业,不愿意给学校;有政缋爱讲GDP,不爱讲升学率;有关系爱拉工程资金,不爱拉办学资金。干部对抓教育的怠惰,拖累至深,成为落后 地区教育长期举步维艰的根源。现在政府为了教育创强,已经是举债办学了,不能说干部的政绩观不对。
你说的“只要能细化原因分析,抓住问题要害,在我们的制度优势下,办法总是有的。”这句话我比较欣赏,我们现在不缺硬件,缺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需要是教育供给侧改革。 本帖最后由 hxc816 于 2016-4-23 10:04 编辑
这两篇文章说得很实在。期待下面的连续。 普陀居 发表于 2016-4-23 08:13
现在政府为了教育创强,已经是举债办学了,不能说干部的政绩观不对。
你说的“只要能细化原因分析,抓住问 ...
对。说得好 不少基层干部有时间爱与老板泡在一起,不爱与校长、教师泡在一起。 在落后地区工作,是很考验人的,考心境,考耐力,考脸皮,考功夫。 莫回头 发表于 2016-4-23 10:40
不少基层干部有时间爱与老板泡在一起,不爱与校长、教师泡在一起。
说得好啊,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莫回头 发表于 2016-4-23 10:41
在落后地区工作,是很考验人的,考心境,考耐力,考脸皮,考功夫。
不少官员来汕尾就是经不起考验而下水 坐班制非解决现阶段问题的合适措施,是典型的瞎指挥,应由各校长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它会造成大量居住外地的优秀教师流失等等一系列问题。只需一招,所有问题能解决。实行考核制(校长每一至二年由学校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的校长做回老师,并由全体教师选举新校长。校长还敢胡来吗?)和聘任制(由校长聘任学校的教师,无被聘任到的待岗培训。老师还敢不尽责和胡来吗?)。如此相互制约,良性促进,汕尾教育必定转正风气。现状是校长管不了老师,老师也考核不了校长,恶性循环,落后必然!!!看到很多的评论都是埋怨老师的,但亲可知“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亲不是老师,不会明白其中缘由。要如何究其原因?全市该在假期时办个大型的现场辩论会,为此花上十天八天都是很值的事。能够在此评论的都是忧心汕尾教育的,都必须去。如果有举办且我知道,我一定到。(一个面上小学的校长) 子壹ˇ-ˇ展明 发表于 2016-4-23 11:14
坐班制非解决现阶段问题的合适措施,是典型的瞎指挥,应由各校长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它会造成大量居住外地的 ...
有担当! 子壹ˇ-ˇ展明 发表于 2016-4-23 11:14
坐班制非解决现阶段问题的合适措施,是典型的瞎指挥,应由各校长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它会造成大量居住外地的 ...
实在话! 子壹ˇ-ˇ展明 发表于 2016-4-23 11:14
坐班制非解决现阶段问题的合适措施,是典型的瞎指挥,应由各校长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它会造成大量居住外地的 ...
按你的这一招,在当下,不会像农村选村长一样吧。 hxc816 发表于 2016-4-23 11:29
按你的这一招,在当下,不会像农村选村长一样吧。
完全不同。老师可以在短期内对校长进行考核。如果校长做得不好,老师也许不会在表面上与你矛盾,但他们会用否定票告诉你。请相信大部分老师是很想做好本职工作的,只是受到个别消极老师的影响,形成对比,心理失衡,加上教育体制本身的缺陷,造成汕尾的教育乱象。文字很难说得清,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举办个辩论会,好好辩一辩。别再闭门造车,瞎指挥。 优秀的外地教师会被有住宿条件的学校聘用,解决现实问题。通过细则的规定,还可令食空饷、混日子等等都不清自退。粥里的老鼠屎,必须去除,且要讲办法去除,才能尽可能保护粥。一网友的回复“有意思。如果这样做,一些权力部门的有关人士就不高兴了”。恐怕此乃实话啊!!!汕尾教育,唉。 hxc816 发表于 2016-4-23 11:24
有担当!
对。要敢担当 子壹ˇ-ˇ展明 发表于 2016-4-23 13:54
优秀的外地教师会被有住宿条件的学校聘用,解决现实问题。通过细则的规定,还可令食空饷、混日子等等都不清 ...
对。说得过去 人总是要干点事的。那么,干点什么事来交差呢?千头万绪选择什么来干呢?这就涉及政绩观问题了。在以往,办学、治水、修路是“三大德政”。韩愈在潮州才干了八个月,办了两件半事,从此山水都姓韩,主要是因为抓了教育和水利两个要害。而现在,事太多、责任太杂、政府包揽太多,于是干部也就很会用一种实用主义政绩观来作工作筛选,拣顺手的、有点意思的来做。譬如,招商引资,拉个把老板来办企业,既可以出GDP,又可以出财政;又譬如,东挪西借,上求下凑,弄到一笔钱,上马一个工程,自己好歹留下个硬件给后人看;再如,找老板,找乡贤,化缘一点钱,集中办一件立竿见影的公益事业,但很少花在见效迟缓的教育上 偏偏在落后地区,条件艰苦、财力有限、矛盾重叠,想做成一件事,难如登天。